一、深化财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
深化财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
财税体制改革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举措之一,对于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实现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为加快推进深化财税体制改革的步伐,我国制定了《深化财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旨在优化财税体制,提高财政资源配置效率,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公平。
一、总体要求
1. 坚持市场导向
深化财税体制改革的总体要求是坚持市场导向,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通过完善税收制度、加强财政管理体制和改革收入分配机制,推动市场经济健康发展。
2. 突出创新驱动
深化财税体制改革应突出创新驱动,鼓励科技创新和创业,提高科技含量和附加值,推动经济转型升级。同时,加大财政支持力度,培育新兴产业,推动经济结构优化。
3. 促进公平正义
财税体制改革的核心目标是促进公平正义,实现更加合理的收入分配。通过调整税收政策,加大对弱势群体的支持力度,推动社会公平和社会稳定。
二、重点任务
1. 改革税收体系
深化财税体制改革的重点任务之一是改革税收体系。具体措施包括:
- 优化税收结构,降低税负。
- 推行综合与分类相结合的个人所得税制度。
- 改革增值税制度,推进营改增。
- 建立资源税制度和环境税制度。
2. 财政管理体制改革
财政管理体制改革是深化财税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重点举措包括:
- 建立现代财政制度,完善预算管理体制。
- 加强财政监督和审计工作。
- 深化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
3. 改革收入分配机制
深化财税体制改革还需要改革收入分配机制。主要措施包括:
- 健全工资收入分配制度,提高职工收入。
- 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加大对低收入群体的扶持力度。
- 优化财政转移支付机制,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三、推进路径
1. 加强顶层设计
在推进财税体制改革过程中,需要加强顶层设计,明确改革的目标和路径。通过制定具体的改革方案和政策措施,推动改革落地。
2. 进一步扩大开放
财税体制改革还需要进一步扩大开放,吸引外来投资和人才。通过建立开放的财税政策和制度环境,提升我国在全球经济中的竞争力。
3. 加强监督和评估
推进财税体制改革需要加强监督和评估工作,确保改革的有效实施。通过建立健全的评估机制,及时发现问题和不足,推动改革的进一步完善。
4. 增强宣传和引导
财税体制改革需要增强宣传和引导,提高社会各界对改革的认识和支持。加强宣传工作,解释改革的意义和目标,激发各方面积极性。
四、预期成果
1. 经济效益
通过深化财税体制改革,可以提高财政资源的配置效率,促进经济发展。优化税收政策,减轻企业负担,增强市场活力,推动经济增长。
2. 社会效益
财税体制改革可以促进公平正义,推动收入分配的合理化。加大对弱势群体的支持力度,提高民生水平,增强社会稳定和社会和谐。
3. 制度效益
深化财税体制改革可以完善财税制度,建立现代财政管理体系。优化财政转移支付机制,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提升制度效益。
总之,《深化财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的实施将为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和动力。通过优化财税体制,加强财政管理,改革收入分配机制,我国将迈向更加繁荣与富强的未来。
二、财税25号和财税22号文件的区别?
2016年7月4日,财政部出台了关于征求《关于增值税会计处理的规定(征求意见稿)》意见的函财办会【2016】27号。
2016年12月3日,财政部出台了关于印发《增值税会计处理规定》的通知财会【2016】22号文件。
文件指出:本规定自发布之日起施行,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中相关规定与本规定不一致的,应按本规定执行。
2016年5月1日至本规定施行之间发生的交易由于本规定而影响资产、负债等金额的,应按本规定调整。
三、文化体制改革的内容?
文化体制改革的具体内容最核心的内容是文化体制改革(核心是产权制度),它有几个重要方面:所有制格局、文化市场开放、重塑文化市场主体、优化文化配置、行政职能分开
文化体制改革的目标任务是:以发展为主题,以改革为动力,以体制机制创新为重点,形成科学有效的宏观文化管理体制、富有效率的文化生产和服务的微观运行机制、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文化产业格局和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文化市场体系;要形成完善的文化创新体系,形成以民族文化为主体、吸收外来有益文化,推动文化走向世界的文化开放格局。
四、全面体制改革的核心?
十八届三中全会是全面部署了改革,系统深入地阐述了深化经济体制改革,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就是要围绕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当中的决定性作用。行政体制改革是政治体制改革的核心内容。
十八届三中全会指出要维护宪法法律权威,确保依法独立行使审判权、检察权,完善人权司法保障制度,这是十八届三中全会关于政治体制改革当中的亮点。
行政体制改革有这么几个亮点:第一是有效的政府治理。总目标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我有这么三点体会,首先就是切实转变政府职能,把政府职能转向更好地维护社会的公平正义,创造更好的发展环境,提供更加优质的公共服务。
十八届三中全会说得非常清楚,创新行政管理方式,增强政府的公信力和执行力。有一个例子给我的印象特别深刻,根据行政许可法,审批权是属于各个政府部门的,老百姓就反映什么门难进、脸难看,这个难那个难千难万难。现在我们中央提出要依托于各个地方政府的政务服务中心,打造更加综合的服务体系,说白了审批权根据法律还是属于部门的,但是你行政权的运行要脱离部门,按照三集中、三到位的方式集中到政务服务中心或叫行政服务中心,这不就创新行政管理方式吗。
权力的职权法定、行为法定、程序法定、责任法定是中国行政体制改革的核心任务。说一千道一万,政府治理我初步理解有这么三个亮点,在做什么上更加清楚,在如何做上提出了明确的要求,落脚点有新内涵。如果说在学术上讲,给我的感觉是中国的政府治理慢慢地在从传统的公共行政迈向公共管理。
五、体制改革的核心是?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问题仍然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关系。处理好政府和市场关系,实际上就是要处理好在资源配置中市场起决定性作用还是政府起决定性作用这个问题。”《意见》很好地体现了这一改革理念,并在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前提基础上,首次提出了市场经济的三大基础性制度——产权制度、准入制度和公平竞争制度,并以此为核心提出了一系列有针对性的改革举措,其目的是坚决破除各方面体制机制弊端,让市场发挥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形成产权有效激励、要素自由流动、价格反应灵活、竞争公平有序、企业优胜劣汰的制度体系。
第一,全面完善产权制度。产权是所有制的核心,产权制度是市场经济运行的基石,也是夯实市场经济基础性制度的首要问题。《意见》明确,要重点完善四个方面产权制度:一是完善以管资本为主的国有资产产权管理制度;二是强化产权保护制度;三是进一步明确农村土地“三权分置”制度;四是进一步强化知识产权保护制度,着力构建归属清晰、权责明确、保护严格、流转顺畅的现代产权制度。其改革的关键是完善平等保护产权的法律制度,健全物权、合同、知识产权相关法律制度,清理有违公平的法律法规条款,将平等保护作为规范财产关系的基本原则。
第二,全面实施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市场准入制度是丰富市场主体类型、激发市场主体活力的基础性制度。《意见》进一步强调,要优先放开服务业准入限制。要在各地自贸区负面管理清单模式的基础上,推行“全国一张清单”的管理模式,全面放宽各类市场准入。值得注意的是,全面实施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还需要“准入不准营”等方面的问题,为此,《意见》还对打破国有资本对金融、交通、电信和公用事业等领域的过度垄断,加大社会服务业的市场化改革,放宽民营经济进入社会服务业的门槛,进一步深化“放管服”和推动公共服务供给方式的多元化等方面的改革进行部署,有利于形成以负面清单制度建设为牵引、各项改革协调推进的格局,更好地促进改革红利的加快释放。
第三,完善公平竞争制度。公平竞争是市场经济的核心,是实现资源优化配置和企业优胜劣汰的保障。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建立市场经济、促进竞争,实现了从引入竞争、促进竞争到促进公平竞争的阶段转换,进一步完善和落实公平竞争审查制度,强化刚性约束,成为现阶段我国竞争政策实施的重点,这对于解决行政性垄断、地方保护、产业政策不当干预都是行之有效的。完善公平竞争审查的关键是解决当前各部门、各地区自我审查问题,转向第三方审查、专业审查,清理存量政策。长期来看,完善反垄断立法,重点解决行政性垄断、地方保护等问题、新经济领域的新型垄断问题也是十分迫切。此外,加强反垄断执法,加强竞争政策倡导等也是政策关注点。
三、新时代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需要构建更加完善的要素市场化配置体制机制
相对于商品和服务市场,我国要素市场改革起步相对较晚,在不同时期、不同领域的改革推进也不均衡,已经成为制约我国高质量发展、激发社会创新活力的瓶颈约束。为此,《意见》聚焦要素市场化改革的重点和难点,围绕要素市场化配置体制机制进行了布局。
第一,加强金融市场基础制度建设,健全具有高度适应性、竞争力、普惠性的现代金融体系。重点在于一是健全金融要素市场定价机制,包括培育市场化金融资产价格形成、市场基准利率和收益率曲线,健全市场化利率形成机制,深化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推进新股发行市场化定价等。二是进一步提高直接融资比重,积极推进金融体制改革,构建符合我国国情的现代金融市场体系。三是加大金融市场双向开放力度,积极构建高层次开放性金融市场体系。放宽境外金融机构市场准入限制,落实外资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制度,支持有条件的中资金融机构“走出去”。四是坚持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提高金融机构和金融市场风险防御能力和风险处置能力。
第二,加快完善城乡统一的土地市场,重点是建立统一平等的土地市场。改变土地权利二元、市场进入不平等、价格扭曲和增值收益分配不公的格局,以权利平等、放开准入、公平分享为重点,深化土地制度改革,促进土地利用方式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在规划和用途管制下,允许农村集体土地与国有土地平等进入非农用地市场,形成权利平等、规则统一的公开交易平台,建立统一土地市场下的价格体系。改革土地出让制度和用地模式,合理确定城市土地用于建设与农民留用比例。建立土地价值评估体系。强化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实施刚性,依法落实用途管制。加强土地权属管理,建立统一地籍管理体系。
第三,探索创新数据市场体制机制。要进一步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建设,明确不同主体的权利义务边界,明确数据的拥有权、使用权和收益权,在此基础上实现数据的市场化定价和合规流动;加强对数据风险的控制和监管,强化不同类型、不同层次数据的管理,制定数据跨境流动规则和监管制度;加强对消费者数据安全的监管,明确数据企业和企业员工数据安全的民事刑事法律责任,增加企业及个人违法成本。
第四,推进要素价格市场化改革。价格改革从商品到服务再到要素,持续深化。更为重要的是,价格改革在改革全局中的作用,从“排头兵”“牛鼻子”的引领、牵引作用,转变为发挥市场机制和深化体制机制改革的基础与支撑作用。由此可见,在新的发展阶段,价格改革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从最初的促进要素投入、扩大经济规模逐步转化为充分发挥价格规律、价格信号的支撑作用,推动深层次改革,破除资源配置中的各种体制机制障碍,从而提升要素、商品和服务的供给质量,提高配置效率,服务于经济结构转型和高质量发展。
第五,建立统一开放、公平有序的现代市场体系,重点是实现城乡统一、城市群统一、区域市场统一。当前,我国市场体系仍然存在市场分割特别是要素市场分割的突出障碍。下一步仍然需要把消除行政壁垒对商品和要素自由流动的限制、促进生产要素在区域内合理有效配置作为重点工作,可考虑以粤港澳大湾区、长三角和京津冀区域发展一体化为重点,形成以点带面格局,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
四、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法律体制,强化法治保障
市场经济体制的高效、公平运行需要强有力的法治保障。从对标全球高标准制度体系的角度看,市场经济的制度规定和运行规则,都体现在其国家立法之中。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过程中,我国已经制定和出台了一系列法律法规,涵盖了市场主体、行为、交易秩序、市场监管等诸多方面。但也不容否认,我国仍存在市场经济法律制度还亟待完善、执法力度仍待强化等问题,特别是大量的改革措施仍然停留在文件上,无法给予国内外市场主体更加透明、公开、公平的制度预期,许多改革难以持续、稳定向纵深推进,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制度优势也难以在国际社会形成广泛认同。因此,《意见》从四个方面提出了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法律制度的措施:一是从立法高度赋予私有财产和公有财产平等地位并平等保护,保护私有产权;二是更有效解决我国经济发展改革中遇到的特定法律制约问题;三是健全执法流程,最大限度减少不必要行政干预,提高市场经济运行效率,使得法律切实成为保障各类市场经济主体利益的有效工具;四是建设法治政府,强化对政府行为的法律约束,强化政治监督,严格约束公权力,推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运行进一步法治化。
总之,《意见》充分体现了我国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认识,彰显了我国将进一步深化市场化改革和扩大开放的基本政策导向,为我国战胜疫情、恢复经济增长、培育长期发展新动力,提供了基础性制度保障。
六、财税咨询公司的名字?
代理记账、税务代理、财务顾问、代理工商营业执照、一般纳税人资格证年审。协助代理验资、审计、税务报告。
七、公车拍卖的财税处理?
答:根据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旧货和旧机动车增值税政策的通知》【财税[2002]29号】“纳税人销售自己使用过的属于应征消费税的机动车、摩托车、游艇,售价超过原值的,按照4%的征收率减半征收增值税;售价未超过原值的,免征增值税所以单位车辆卖给个人,价格低于原值的话是免税的!
八、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作用?
新形势下文化体制改革五点重大现实意义
一、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是促进文化产业跨越式发展、促进产业结构调整的迫切需要。加快发展文化产业,有利于优化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有利于拉动居民消费结构升级,有利于扩大就业和创业。必须通过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培育大批合格文化市场主体,构建健康有序的文化市场环境,为加快文化产业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是进一步扩大内需、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的迫切需要。必须通过文化体制改革,在进一步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提供更多更好的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的同时,大力发展文化产业,以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多样性、多层次、多方面的精神文化需求。
三、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是提高全民族文化素质、显著增强经济发展中文化含量的迫切需要。当今世界,经济与文化越来越融为一体。必须加大文化体制改革工作力度,激发文化发展创新的活力,为提高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为可持续发展作出贡献。
四、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是推进文化与科技融合、提高文化领域自主创新能力的需要。只有实现文化与现代科技的融合,才能为在文化领域实现跨越式发展提供新的动力。必须加快文化体制改革步伐,大力推进文化与现代科技的结合,利用先进技术培育、发展和传播先进文化。
五、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是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拓展国际发展空间的迫切需要。我国经济实力的不断增强和国际影响力的不断扩大,为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提供了新的机遇。必须加大文化体制改革工作力度,着力培育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外向型文化企业,大力推动文化企业、文化产品和服务走出去
九、我国体制改革的核心?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问题仍然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关系。处理好政府和市场关系,实际上就是要处理好在资源配置中市场起决定性作用还是政府起决定性作用这个问题。”《意见》很好地体现了这一改革理念,并在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前提基础上,首次提出了市场经济的三大基础性制度——产权制度、准入制度和公平竞争制度,并以此为核心提出了一系列有针对性的改革举措,其目的是坚决破除各方面体制机制弊端,让市场发挥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形成产权有效激励、要素自由流动、价格反应灵活、竞争公平有序、企业优胜劣汰的制度体系。
第一,全面完善产权制度。产权是所有制的核心,产权制度是市场经济运行的基石,也是夯实市场经济基础性制度的首要问题。《意见》明确,要重点完善四个方面产权制度:一是完善以管资本为主的国有资产产权管理制度;二是强化产权保护制度;三是进一步明确农村土地“三权分置”制度;四是进一步强化知识产权保护制度,着力构建归属清晰、权责明确、保护严格、流转顺畅的现代产权制度。其改革的关键是完善平等保护产权的法律制度,健全物权、合同、知识产权相关法律制度,清理有违公平的法律法规条款,将平等保护作为规范财产关系的基本原则。
第二,全面实施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市场准入制度是丰富市场主体类型、激发市场主体活力的基础性制度。《意见》进一步强调,要优先放开服务业准入限制。要在各地自贸区负面管理清单模式的基础上,推行“全国一张清单”的管理模式,全面放宽各类市场准入。值得注意的是,全面实施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还需要“准入不准营”等方面的问题,为此,《意见》还对打破国有资本对金融、交通、电信和公用事业等领域的过度垄断,加大社会服务业的市场化改革,放宽民营经济进入社会服务业的门槛,进一步深化“放管服”和推动公共服务供给方式的多元化等方面的改革进行部署,有利于形成以负面清单制度建设为牵引、各项改革协调推进的格局,更好地促进改革红利的加快释放。
第三,完善公平竞争制度。公平竞争是市场经济的核心,是实现资源优化配置和企业优胜劣汰的保障。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建立市场经济、促进竞争,实现了从引入竞争、促进竞争到促进公平竞争的阶段转换,进一步完善和落实公平竞争审查制度,强化刚性约束,成为现阶段我国竞争政策实施的重点,这对于解决行政性垄断、地方保护、产业政策不当干预都是行之有效的。完善公平竞争审查的关键是解决当前各部门、各地区自我审查问题,转向第三方审查、专业审查,清理存量政策。长期来看,完善反垄断立法,重点解决行政性垄断、地方保护等问题、新经济领域的新型垄断问题也是十分迫切。此外,加强反垄断执法,加强竞争政策倡导等也是政策关注点。
三、新时代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需要构建更加完善的要素市场化配置体制机制
相对于商品和服务市场,我国要素市场改革起步相对较晚,在不同时期、不同领域的改革推进也不均衡,已经成为制约我国高质量发展、激发社会创新活力的瓶颈约束。为此,《意见》聚焦要素市场化改革的重点和难点,围绕要素市场化配置体制机制进行了布局。
第一,加强金融市场基础制度建设,健全具有高度适应性、竞争力、普惠性的现代金融体系。重点在于一是健全金融要素市场定价机制,包括培育市场化金融资产价格形成、市场基准利率和收益率曲线,健全市场化利率形成机制,深化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推进新股发行市场化定价等。二是进一步提高直接融资比重,积极推进金融体制改革,构建符合我国国情的现代金融市场体系。三是加大金融市场双向开放力度,积极构建高层次开放性金融市场体系。放宽境外金融机构市场准入限制,落实外资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制度,支持有条件的中资金融机构“走出去”。四是坚持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提高金融机构和金融市场风险防御能力和风险处置能力。
第二,加快完善城乡统一的土地市场,重点是建立统一平等的土地市场。改变土地权利二元、市场进入不平等、价格扭曲和增值收益分配不公的格局,以权利平等、放开准入、公平分享为重点,深化土地制度改革,促进土地利用方式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在规划和用途管制下,允许农村集体土地与国有土地平等进入非农用地市场,形成权利平等、规则统一的公开交易平台,建立统一土地市场下的价格体系。改革土地出让制度和用地模式,合理确定城市土地用于建设与农民留用比例。建立土地价值评估体系。强化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实施刚性,依法落实用途管制。加强土地权属管理,建立统一地籍管理体系。
第三,探索创新数据市场体制机制。要进一步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建设,明确不同主体的权利义务边界,明确数据的拥有权、使用权和收益权,在此基础上实现数据的市场化定价和合规流动;加强对数据风险的控制和监管,强化不同类型、不同层次数据的管理,制定数据跨境流动规则和监管制度;加强对消费者数据安全的监管,明确数据企业和企业员工数据安全的民事刑事法律责任,增加企业及个人违法成本。
第四,推进要素价格市场化改革。价格改革从商品到服务再到要素,持续深化。更为重要的是,价格改革在改革全局中的作用,从“排头兵”“牛鼻子”的引领、牵引作用,转变为发挥市场机制和深化体制机制改革的基础与支撑作用。由此可见,在新的发展阶段,价格改革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从最初的促进要素投入、扩大经济规模逐步转化为充分发挥价格规律、价格信号的支撑作用,推动深层次改革,破除资源配置中的各种体制机制障碍,从而提升要素、商品和服务的供给质量,提高配置效率,服务于经济结构转型和高质量发展。
第五,建立统一开放、公平有序的现代市场体系,重点是实现城乡统一、城市群统一、区域市场统一。当前,我国市场体系仍然存在市场分割特别是要素市场分割的突出障碍。下一步仍然需要把消除行政壁垒对商品和要素自由流动的限制、促进生产要素在区域内合理有效配置作为重点工作,可考虑以粤港澳大湾区、长三角和京津冀区域发展一体化为重点,形成以点带面格局,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
四、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法律体制,强化法治保障
市场经济体制的高效、公平运行需要强有力的法治保障。从对标全球高标准制度体系的角度看,市场经济的制度规定和运行规则,都体现在其国家立法之中。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过程中,我国已经制定和出台了一系列法律法规,涵盖了市场主体、行为、交易秩序、市场监管等诸多方面。但也不容否认,我国仍存在市场经济法律制度还亟待完善、执法力度仍待强化等问题,特别是大量的改革措施仍然停留在文件上,无法给予国内外市场主体更加透明、公开、公平的制度预期,许多改革难以持续、稳定向纵深推进,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制度优势也难以在国际社会形成广泛认同。因此,《意见》从四个方面提出了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法律制度的措施:一是从立法高度赋予私有财产和公有财产平等地位并平等保护,保护私有产权;二是更有效解决我国经济发展改革中遇到的特定法律制约问题;三是健全执法流程,最大限度减少不必要行政干预,提高市场经济运行效率,使得法律切实成为保障各类市场经济主体利益的有效工具;四是建设法治政府,强化对政府行为的法律约束,强化政治监督,严格约束公权力,推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运行进一步法治化。
总之,《意见》充分体现了我国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认识,彰显了我国将进一步深化市场化改革和扩大开放的基本政策导向,为我国战胜疫情、恢复经济增长、培育长期发展新动力,提供了基础性制度保障。
十、科技体制改革的意义?
我国的科技体制的改革,是以“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为指导思想,按照“经济建设必须依靠科学技术、科学技术工作必须面向经济建设”的战略方针,围绕促进科技与经济相结合,加速科技经济一体化步伐,所进行的多方位的改革,已在全国范围内全面展开,并不断深化,已使科技工作的总体格局和运行机制发生了深刻变革.科技体制改革的意义在于:
1、促进科研设计机构、高等院校、企业之间的协作和联合,促进人才的合理流动;
2、运用市场调节,提高科技机构的自我发展能力和为经济建设服务的活力;
3、充分发挥科技人员的创造才能和积极性;
4、建立适应市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宏观科学管理体制.
- 相关评论
- 我要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