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出口货物发生折让怎么处理?
因企业给予外方折扣,少收回外汇,若能在规定期限内取得外汇局的出口收汇核销单(出口退税专用),可根据《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进一步推进出口货物实行免抵退税办法的通知》(财税[2002]7号)规定,办理退税。 若企业不能取得外汇局的出口收汇核销单(出口退税专用),根据《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出口货物退(免)税若干问题的通知》(国税发[2006]102号)第一条第三款的规定,出口企业虽已申报退(免)税但未在规定期限内向税务机关补齐有关凭证的货物;视同内销货物计提销项税额或征收增值税。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确认企业所得税收入若干问题的通知》(国税函[2008]875号)规定:“企业因售出商品的质量不合格等原因而在售价上给的减让属于销售折让;企业因售出商品质量、品种不符合要求等原因而发生的退货属于销售退回。企业已经确认销售收入的售出商品发生销售折让和销售退回,应当在发生当期冲减当期销售商品收入。” 根据上述规定,企业因售出商品质量问题给予外方的销售折让,就企业所得税而言,应在发生当期冲减当期销售商品收入。 《企业会计准则——会计科目和主要账务处理》规定,本期(月)发生的销售退回或销售折让,按应冲减的营业收入,借记本科目,按实际支付或应退还的金额,贷记“银行存款”、“应收账款”等科目。 因此,对于本期给予外方的销售折让,会计上应冲减营业收入。
二、出口货物退税与不退税的区别?
退税的话,产品价格更有优势。
打个比方,产品卖117元,其中交给国家的增值税是17元,不退税的话,你的价格是117元,现在退税17个点,那么你可以100块卖出去,还是相同的利润,另17块国家给你买单。三、出口货物退运返修,然后再出口,出口退税怎么处理?
像你所说的这种情况,境外退货要按进口处理,拿到进口报关单后要向税务机关出具《出口货物退运补税报告》,并将已退到手的该笔退税款退缴给税务局。返修好的货物再出口,就再重新申报退税。《出口商品退运已补税证明》办理的有关内容:出口企业因各种原因货物报关实际离境出口后,发生退关退货情况,如退运货物属出口退税货物,海关已签发退税报关单,出口企业应向主管出口退税的税务部门申请办理《出口商品退运已补税证明》,海关凭此办理退运手续。该出口货物如已申报办理退税,出口企业应缴回已退税款。办理时应填写《出口商品退运已补税证明》,并附送以下材料:
1、书面报告一份,说明该批退运出口货物的基本情况(包括:退运产品名称、数量、单价、金额、出口时间、出口港、运抵国、报关单号及退运原因);该批退运货物是否已办理出口退税;该批退运货物是否复出口。
2、出口货物报关单(出口退税联)原件及复印件3、出口收汇核销单(出口退税专用)原件及复印件4、出口货物外销发票原件及复印件5、该批出口货物的进货发票原件及复印件
四、出口货物是完全退税还是部分退税,谢谢?
出口货物小部分是完全退税,比如征收的税率是17%,退税率也是17%,比如有收音机、电视机天线、彩色电视机零件、其他电视机零件、机床用成套数控伺服装退税率是17%;其他大部分是部分退税,退税率从1-16%,还有一小部分是零税率。
五、采用简易征税的出口企业出口的货物可以享受退税吗?
分两种情况, 1、生产企业免抵退办法退税,其进项税需要抵扣(免抵退实质上是先征后退),但是由于采用简易征税,属于不得抵扣进项税的情况,即不能形成留抵,因此不能享受出口退税; 2、外贸企业出口货物采用免退办法,该办法规定出口货物的进项税不得抵扣,那么外贸企业是采用一般计税还是简易征税都不影响其出口退税,所以采用简易征税的外贸企业出口货物可以享受退税政策。
如果是采用简易征税的外贸或生产企业向境外提供零税率服务或无形资产的不能办理退税,可以按免税处理。六、货物出口退税率
货物出口退税率的重要性及影响
货物出口退税率是指政府根据相关法律规定,为鼓励出口企业发展,对其出口的货物按一定比例返还已缴纳的增值税等税款。这一政策旨在促进出口贸易增长,提升国际竞争力,推动经济发展。
货物出口退税率对企业具有重要意义。首先,退税率直接影响到企业的成本和利润。较高的退税率意味着企业可以获得更多的资金支持,降低生产成本,提升竞争力,增加盈利空间。其次,退税率也直接关系到企业的出口政策和市场定位。合理利用退税率政策,有助于企业选择更适合的出口市场,拓展国际业务,增加市场份额。
在实际操作中,企业需要根据不同产品的出口情况和对应的退税率政策,灵活调整生产和销售策略。合理利用货物出口退税率,可以帮助企业降低出口成本,提高产品竞争力,在激烈的国际市场中占据一席之地。
货物出口退税率的调整与应对策略
随着国际经济形势的变化和贸易政策调整,货物出口退税率也会相应做出调整。企业在面对不确定性时,需要科学合理地制定相应的应对策略,确保企业稳健发展。
首先,企业应密切关注国家政策的变化,及时了解货物出口退税率的调整情况。在政策调整后,企业需要迅速调整产销结构,谨慎评估自身的风险承受能力,制定灵活的经营计划。其次,企业可以优化生产流程,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以抵消税率调整可能带来的影响。同时,也可加大对出口市场的开拓力度,多元化出口产品结构,降低对单一市场的依赖度。
此外,企业还可以加强内部管理,提高财务风险应对能力。建立健全的财务制度,加强对财务数据的监控和分析,规范资金使用,确保企业财务稳健。同时,也要加强与金融机构和税务部门的沟通与合作,及时了解相关政策和优惠政策,最大限度地享受政策红利。
货物出口退税率的前景与展望
随着我国对外贸易的日益开放和国际市场的不断扩大,货物出口退税率政策将继续发挥重要作用。未来,我国将进一步优化出口退税政策,提升退税率水平,扩大政策覆盖范围,为出口企业创造更加有利的营商环境。
在政策利好的支持下,我国出口企业将获得更多发展机遇。企业应积极把握政策机遇,加强技术创新和产品升级,提高产品质量和竞争力,实现可持续发展。同时,也要加强对国际市场需求的了解,灵活调整出口产品结构,开拓新的市场空间。
综上所述,货物出口退税率作为出口企业的重要政策支持措施,对企业的发展和国家的出口贸易具有重要意义。企业应密切关注政策变化,合理利用退税率政策,灵活调整经营策略,把握发展机遇,实现稳健可持续发展。
七、是不是所有销售到国外的货物都可以出口退税?
你公司销售货物给客户,客户销售到国外,这种情况判断你公司是否能出口退税首先需要确定你的客户是国内还是国外?如果国内是不可以退税的,属于内销;如果是国外客户,就需要看你们的交易条款,出厂价是不可以的,除非有事前特别约定,FOB或者CIF就可以的
八、出口货物要视同内销征税是否要冲减出口退税?
对的,出口贷物视同内销征税,说明这类出口贷物就没有退税率,出口商品及贷物都是按其物理及用途来分类编码的,海关根据政策对分类编码的分成不同退税率的档次,鼓励出口的贷物,退税率一般为13%,等于这类贷物是免税,不鼓励出口的,退税率为0,那么这类贷物视同内销征税,势必冲减出口免抵退的退税了。
九、哪些出口货物免税但不予退税?
1. 关于出口货物免税但不退税的情况,请参考《中华人民共和国 海关进出税则》(2016年版)【此书每年都出新版本】分《海关进口税则(2016年1月1日起实施)》 和《海关出口税则(2016年1月1日起实施)》;
2. 除去《海关出口税则》中的商品出口需要征收出口关税外,原则上绝大部分的货物出口都是免税的;说明:出口需要征税的货物包括:矿产资源及部分金属等;
3、绝大部分的货物出口都是免税的,参考《海关进口税则》中的“出口退税”率一栏可知,没有出口退税率的则出口不予退税。
(如第五类 矿产品中的绝大多数产品出口不退税)
十、出口货物退税的计税依据是什么?
(一) 外贸 企业出口货物应退增值税税额的计税依据 1、出口货物单独设立库存帐和销售帐记载的,应依据购 进出口 货物增值税专用发票所列明的进项金额为计税依据;对库存出口商品采用加权平均价核算的企业,也可按适用不同退税率的货物分别依下列公式确定: 退税计税依据=出口货物数量*加权平衡购进单价 2、从小规模纳税人购进特准退税的出口货物,退税依据按下列公式确定: 退税计税依据=普通发票所列销售金额/(1+征收率) 从小规模纳税人购进持有税务机关代开的增值税专用发票的出口货物退税依据按下列公式确定: 退税计税依据=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的销售金额 3、 外贸 企业委托生产企业加工回收后 报关 出口的货物,退税计税依据为购买加工工资物的原料、支付加工货物的工缴费等专用发票所列明的进项金额。应按原材料的退税率和加工费的退税率分别计算应退税款,加工费的退税率按出口产品退税率确定。 (二) 外贸 企业出口货物应退消费税税额的依据 凡属从价定率计征消费税的货物应依外贸企业从工厂购进货物时征收消费税的价格为依据;凡属从量定额计征消费税的货物应依货物购进和 报关 出口的数量为依据。 (三) 自营生产企业出口货物应退(免)增值税税额的计税依据 自营生产企业出口货物退(免)增值税税额的计税依据为“离岸价格”、“ 海关 已 核销 的免税进口料件组成计税价格”和“当期进项税额”。 1、 采用“先征后退”办法计算 出口退税 的,退税计税依据为出口货物的离岸价乘以外汇人民币牌价,即为外销收入。 2、 采用“免、低、退”办法计算退税的,退(免税)依据当期进项税额或出口货物离岸价乘以外汇人民币牌价。 3、 有进料加工复出口货物的退税计税依据,一是外销收入,除上述依据外增加 海关 已 核销 免税进口料件的组成计税价格。 没有自营出口权的生产企业委托外贸企业代理出口自产货物,退税依据可以比照上述第1条办理。但小规模纳税人自营和委托出口的货物,一律免征增值税。 (四) 出口货物应退(免)消费税税额的依据 有出口经营权的生产企业委托外贸企业出口的消费税货物,依据其实际出口数量或出口收入予以免征消费税。


- 相关评论
- 我要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