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地方免抵调库指标是怎么形成的?
是指对已经入库的预算收入,在预算级次间的调整为形起的库款的变动。由于预算管理体制或企业单位隶属关系等改变,引起预算级次间对已执行的库款而进行的调整,是税金调入国库或者免抵税金调出国库,进出口商品交纳增值税后,国税或海关要将部分税款上调国库,留取部分以备免抵税支出。
二、出口退税中的免抵额是什么?
当期免抵税额指的是税务局在出口退税中应该退给企业,但是由于企业本身的增值税留抵税额不够,实际没有退的的差额部分。
三、免抵调库通俗解释?
1.免抵调库通俗解释的是对于有进出口经营权的生产企业自营或者委托外贸企业代理出口货物时,实行“免、抵、退”税办法,主管征税机关对生产企业在征税时计算免、抵税额,县级以上征税机关根据主管出口退税的税务机关批准下达的“免、抵”税数额调整税收收入。
2.免抵调库的具体办法是:按照“免、抵”税数额,同时增加“免、抵调增增值税”和“免、抵调减增值税”两个科目的数额,并且将免抵调增增值税的约定比例的部分由中央国库划入到地方国库中。
四、谁可以帮忙解释办理免、抵、退税及调库的概念?
免-免出口环节增值税,抵-进项抵销项,退-抵不完的退,估计现在没半年退不下来.调库?不知道.税务原要求出省的转移要交税,后来凡是不互相收取费用的不交了.这个概念也就取消了.可能是这个意思吧.
五、生产企业出口退税免抵率计算公式?
1、免抵退税出口企业增值税税负率=(当期免抵税额+当期应纳税额)÷(当期应税销售额+当期免抵退税销售额)×100%
2、免抵退税出口企业增值税税负率={[年度销项税额+年度免抵退销售额×征收率-(年度进项税额+年初留抵税额-年末留抵税额)]÷[年度应税货物及劳务销售额(不包括免税货物及劳务销售额)+免抵退销售额]}×100% 注意:以上公式中的进项税额均为:进项税额-进项税额转出+出口货物进项转出,起初期末留抵均为增值税纳税申报表上的留抵数-下期(下年度)申报表当月免抵退货物应退税额。
3、生产企业自营出口增值税税负率=(内销销项+免抵退销售额*征收率-进项税额)÷(免抵退销售额+内销销售额)×100%
六、免抵调库什么意思?
免抵调库是指对有进出口经营权的生产企业自营或委托外贸企业代理出口货物,实行“免、抵、退”税办法,主管征税机关对生产企业在征税时计算免、抵税额,县级以上征税机关根据主管出口退税的税务机关批准下达的“免、抵”税数额调整税收收入。
七、免抵调库管理办法?
各地区出口货物退增值税(含出口货物“免、抵”增值税税额,下同)中属于基数部分的退税额,继续由中央财政负担;超基数部分的退税额,由中央和地方原按75:25比例分担改按92.5:7.5的比例分担。各地区出口退税基数维持经国务院批准核定的数额不变。
八、出口退税结转下期留抵税额、或免抵税额账务处理?
其实这个业务只要理解了,看会计分录就简单多了。实际上就是税务局先用出口产品的进项税抵扣内销的应纳税额,未抵扣完就退,退的部份计入应交税金贷方,相当于把未抵消的部份抵消掉,不允许再去抵下一期的内销应纳税额。 然后具体步骤:1进项税额转出是当期免抵退税不得免让和抵扣额=出口的销售额*(17%-出口退税率) 就是说出口产品的这部分进项税额是不能抵扣的,要算进产品的成本里,所以做进项税额转出。2剩余可以抵扣用来抵减内销产品的应纳税额。下面一会计分录,便于理解
借:应收出口退税 29 626 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出口抵减内销产品应纳税额) 93 183 贷: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出口退税) 122 809
首先把出口退税放在贷方,就表示先把出口产品的可以抵扣的进项税额给抵消了,然后在来个借方就是剩余可以抵内销产品应纳税额,抵了还有剩余的在退给你,记为应收出口退税
九、出口退税中的留抵税额和免抵税额有什么差别?
做比较,是为了防止免抵退税额大于账面留抵数字而出现超额抵扣。留抵税额是账面数字,而免抵退税额是按实际收汇情况计算得出,采用这个方式,主要目的是要企业实际收汇之后才能取得退税。
期末留抵税额小于免抵退税额的 应退税额=期末留抵税额
期末留抵税额大于免抵退税额的 应退税额=免抵退税额
十、免抵调库是什么意思?
1.免抵调库通俗解释的是对于有进出口经营权的生产企业自营或者委托外贸企业代理出口货物时,实行“免、抵、退”税办法,主管征税机关对生产企业在征税时计算免、抵税额,县级以上征税机关根据主管出口退税的税务机关批准下达的“免、抵”税数额调整税收收入。
2.免抵调库的具体办法是:按照“免、抵”税数额,同时增加“免、抵调增增值税”和“免、抵调减增值税”两个科目的数额,并且将免抵调增增值税的约定比例的部分由中央国库划入到地方国库中。


- 相关评论
- 我要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