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出口退税的账务处理,能举例说明吗?
出口退税的账务处理: 为核算纳税人出口货物应收取的出口退税款,设置“应收出口退税款”科目,该科目借方反映销售出口货物按规定向税务机关申报应退回的增值税、消费税等,贷方反映实际收到的出口货物应退回的增值税、消费税等。期末借方余额,反映尚未收到的应退税额。
1.未实行“免、抵、退”办法的一般纳税人出口货物按规定退税的,按规定计算的应收出口退税额,借记“应收出口退税款”科目,贷记“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出口退税)”科目,收到出口退税时,借记“银行存款”科目,贷记“应收出口退税款”科目;退税额低于购进时取得的增值税专用发票上的增值税额的差额,借记“主营业务成本”科目,贷记“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科目。
2.实行“免、抵、退”办法的一般纳税人出口货物,在货物出口销售后结转产品销售成本时,按规定计算的退税额低于购进时取得的增值税专用发票上的增值税额的差额,借记“主营业务成本”科目,贷记“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科目;按规定计算的当期出口货物的进项税抵减内销产品的应纳税额,借记“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出口抵减内销产品应纳税额)”科目,贷记“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出口退税)”科目。在规定期限内,内销产品的应纳税额不足以抵减出口货物的进项税额,不足部分按有关税法规定给予退税的,应在实际收到退税款时,借记“银行存款”科目,贷记“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出口退税)”科目。
二、江苏出口退税流程及账务处理?
外贸公司出口退税账务处理如下所示:
1、外贸企业出口货物的销售实现时间的确定
出口货物的销售实现时间,不论是何种运输方式(海、陆、空、邮),均以取得运单并向银行办理交单后,作为出口销售收入的实现时间。
2、外贸公司出口退税(增值税)核算
外贸公司出口货物必须单独设账核算购进金额和进项金额,如购进货物当时不能确定用于出口或内销,一律记入出口库存账,内销时从出口库存账转入内销库存账。
(1)购进出口货物时的会计分录如下:
借:库存出口商品
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金)
贷:银行存款(应付账款)
(2)货物出口后,根据征税率与退税率的差率,计算征退税差额及应收出口退税额是的会计分录如下所示:
借:主营业务成本(征退税差额)
应收出口退税
贷项: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移)
——应付增值税(出口退税)
(3)收到出口退税时的会计分录:
借:银行存款
贷方:应收出口退税
3、外贸公司出口退税(消费税)的核算
对外贸易公司自行出口应税消费品的,应当在应税消费品申报出口后,向主管税务机关申请退还已缴纳的消费税。
(1)出口退税的会计分录,可以登记为:
借:应收出口退税(消费税)
信用:主要业务成本
(2)会计分录可以以下列方式记帐:
借:银行存款
贷项:应收出口退税(消费税)
进口是出口:出口退税是指已对出口商品征收的国内税部分或全部退还给出口商的一种措施,这也是国际惯例。
三、出口退税反纳了,怎么做账务处理?
不太明白你的意思——是出口企业,一般情况下退税,现在反而交税,是吗?如果是这种情况,说明内销销项税+出口不予免征和抵扣税额大于进项税额了,确实要交税。正常操作。
四、退税账务如何处理?
如果在本年度退回所得税的情况,会计分录如下: 收到退税款, 借:银行存款, 贷:所得税费用, 结转所得税, 借:所得税费用, 贷:本年利润。
五、出口收入的账务处理?
出口货物收入确认账务处理如下:
借:应收账款(或银行存款等)
贷:主营业务收入(或其他业务收入等)
另外,生产企业免抵退税的会计核算主要涉及到“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和“应收补贴款——出口退税”等科目。计算税款等的账务处理如下:
一、计算出“免抵退税不予免征和抵扣税额”时的会计处理
借:主营业务成本
贷: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
二、计算出“应退税额”时的会计处理
借:应收补贴款——出口退税
贷: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出口退税)
三、计算出“免抵税额”时的会计处理
借: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出口抵减内销应纳税额)
贷: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出口退税)
外销收入是企业出口退(免)税的主要依据。
六、关于出口退税的帐务处理?
出口开票开的是外销发票,退税本来就是指拿工厂开过来的增值税发票认证后去退税。
账务处理:1.收到厂方开过来的增值税发票时: 借:库存出口商品8034.19 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1365.81 贷:应付账款-***9400
2.货物出口后 借:应收外汇帐款USD1030 贷:主营业务收入-出口USD1030.00
3.计算17%的退税 借:应收出口退税1365.81 贷: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出口退税)1365.81
4.结转成本 借:主营业务成本-出口8034.19 贷:库存出口商品8034.19 如为13%的退税: 则第3点改为借:借:应收出口退税1044.44贷: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出口退税)1044.44 借:主营业务成本-出口321.37 贷: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321.37
七、税收优惠政策退税的账务处理?
1、在本年度退回的情况:
收到退税款时
借:银行存款
贷:所得税费用
结转所得税时:
借:所得税费用
贷:本年利润
2、在下年度退回的情况:
借:银行存款
贷: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
借: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
贷:以前年度损益调整
借:以前年度损益调整
贷: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3、如果是政策退税的处理,则按“政府补助”处理即可:
借:银行存款
贷:营业外收入—所得税退税
八、出口退税时,cif价格下的运费和保费怎么进行账务处理?
算到海运费里面,我们一般是港杂海运费保费算一起,货代直接给个发票是海运费或者港杂
九、出口业务的账务怎么处理?
发生外销时,借:应收账款借:主营业务成本-外销贷:主营业务收入--外销贷:库存商品同时,外销收入USD*人民币牌价*(征税率-退税率)-免抵退税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抵减额=免抵退税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借:生产成本-进项税转入(免抵退税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
贷: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转出根据出口销售计算的当期应予抵扣的免抵额,作账务处理借: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出口抵减内销产品应纳税额贷: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出口退税按报表发生的退税额作账,借:其他应收款--产品出口退税贷: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出口退税收到退税额时借:银行存款贷:其他应收款--产品出口退税
十、出口货物的账务处理?
核算外汇,汇率差不需要即时计算,而采用月终按照月初汇率,月末根据当月最后一天汇率调整的方法,这样,在财务处理上简便。
另外,以非FOB价(登船价)出口,收取的海运费等税务不允许作为出口收入,因此支付的海运费应计入“应收账款”;如果误按照出口收入开具了发票(价值包含在报关单价值之内),则需要冲减出口收入。
因此:
1、收到预收款时:(正确)
借:银行存款(外币户)10万*2月初汇率6.1089=610890贷:预收账款-外商10万美元6108902、出口开具出口发票后(三月初汇率1:6.119)
借:应收账款20万1223800预收账款10万611900贷:主营业务收入30万美元1835700(建议:不要把账务做的太复杂,本着来款优先的原则,可以只设“预收账款”户。
当然了,按照实际情况,设置两个账户是正确的)
3.收到货代开来增值税发票借:销售费用346484应交税金—增值税-进项税20800财务费用——汇兑损益贷:银行存款(外币户)8万美元8万*账面平均汇率以人民币支付保费等借:销售费用180000贷:银行存款1800004、由于出口报关是CIF价,因此海运费等要按照报关单上载明的金额,冲减出口收入,借:预收账款——外商报关单载明海运费等金额*三月初汇率*(-1)
贷:主营业务收入负值(同上)
5、月底,按照当月最后一天汇率,调整预收账款(应收账款)、外币银行存款帐的人民币余额。
例如:该外商预收账款外币余额为借方20万,人民币余额为1223800,如果3月末汇率为6.122元,那么预收账款余额应为1224400元,则:
借:预收账款1224400-1223800=600贷:财务费用——汇兑损益600至此,三月份涉及出口的相关分录完成6.收到余款时借:银行存款20*4月初汇率贷:应收账款-外商20*4月初汇率7、按“征退税率差”计算的“不予免征和抵扣税额”,需要做进项税额转出。
从2013年12月起,出口业务收入等出口业务收齐单证时才可以申报,因此,该“进项税额转出”只有等申报出口收入时,才做处理借:主营业务成本-出口成本贷:应交税金——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基数:该笔业务收入入账时的金额*(征税率-退税率)
8、另外,出口申报经过税务审核通过,根据汇总表:
借:应收补贴款-出口退税退税额应交税金——增值税——出口抵减内销货物应纳税额免抵税额贷:应交税金——增值税——出口退税(退税额+免抵税额)
9、收到退税额借:银行存款贷:应收补贴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