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如何进行楼梯间面积的分摊?
分摊公共面积指的是共同使用、共同占有的和人们生活不可分离的部分。就是说楼梯、电梯间、配电室、门厅等等。
建筑面积=套内建筑面积+公共分摊面积
套内建筑面积=套内使用面积+套内阳台面积+墙体面积
公共分摊面积=建筑面积×公摊率
一栋楼分摊率是固定的,就是说分摊不是平分的,而是安比率每家分摊的,面积越大分摊的面积更大就是这样的。一般我们买的房子面积就是建筑面积,分摊公共面积是包括在里面的。
二、进项税额是如何抵扣的?
进项税和销项税的区别就是销项税是应交增值税明细科目下的专栏。应交税金科目下设置应交增值税,未交增值税两个明细科目。而应交增值税明细科目下设置了进项税额和销项税额。增值税是对销售货物或者提供加工、修理修配劳务以及进口货物的单位和个人就其实现的增值额征收的一个税种。进项税额是已经支付的钱,是企业买东西时记在采购总价中的增值税款,在编制会计账户的时候记在借方。增值税抵扣:应交的税费=销项税-进项税。每个月企业拿所有的销项税额减去进项税,如果是正数就要向税务局交税,如果是零或者负数就不用交了。扩展资料:
1、纳税人购进货物或应税劳务,从销货方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抵扣联上注明的增值税税款。
2、纳税人购进免税农产品所支付给农业生产者或小规模纳税人的价款,取得经税务机关批准使用的收购凭证上注明的价款按10%抵扣进项税额。
3、购进中国粮食购销企业的免税粮食,可以按取得的普通发票金额按10%抵扣进项税额。
4、纳税人外购货物和销售货物所支付的运费(不包括装卸费、保险费等其他杂费),按运费结算单据(普通发票)所列运费和基金金额按7%抵扣进项税额。
三、什么是销项税额?销项税额的定义是?
销项税额,是指增值税纳税人销售货物和应交税劳务,按照销售额和适用税率计算并向购买方收取的增值税税额。它属于财务过程中的一个环节。 销项税额的计算方法如下: 当期销项税额=当期销售额×适用税率 例如:某钢铁公司向某机械公司出售一批钢材,出厂价格为1000万元人民币(不含税),增值税适用税率为17%,该钢铁公司应当向机械公司收取的销项税额的计算方法为: 销项税额=1000万元×17%=170万元 此外,因为在销项税额的计算销售额中,销售额包括不含税和含税两种,所以分为以下两种情况: 销项税额=(不含税)销售额×税率 销项税额=(含税)销售额/(1+税率)×税率
四、什么是增值税的销项税额,进项税额和应纳税额,如何计算?
购进发生的增值税额为进项税额;
卖出发生的增值税额为销项税额;
销项税额-进项税额为应纳税额;
以上进项税额需经税务认证方可成立。且只对增值税一般纳税人有效。
若公司为一般纳税人且无出口业务,销项税额为下月初从开票系统中发票统计中的实际销项税额;进项税额则为当月认证通过后取得的通知书上的税额;应纳税额等于销项税额减去进项税额再减去上期留抵税额(从增值税申报表上可得知),得出的数为正为应缴纳的增值税、为负为留抵税额。
增值税是对在我国境内销售货物或者提供加工、修理修配劳务,以及进口货物的单位和个人,就其取得的货物或应税劳务的销售额,以及进口货物的金额计算税款,并实行税款抵扣制的一种流转税。
一般纳税人销售或进口货物税率有17%和13%(税目不同,税率不同),提供加工、修理修配劳务税率17%。
五、如何识别软件产品中的缺陷?
目前市面上使用比较普遍的缺陷检测软件如:halcon之类的传统视觉软件来进行缺陷检测,对于未知的缺陷HALCON就比较劣势,从去年开始针对产品外观检测行业内开始慢慢使用深度学习算法的软件。例如:VIDI,AIDI,ALFA等深度学习软件。
相较于VIDI的价格昂贵,ALFA软件再行业的性价比和市场应用率还是比较广泛。
最终还是要看您项目的实际情况来选择合适的软件
六、应补退税额是要补交的税额吗?
这个要看金额的正负,如果是正数,应该是要补交的,如果是负数,是应退的
七、在重复保险分摊原则中,限额责任分摊的基础是
在重复保险分摊原则中,限额责任分摊的基础是
重复保险在保险行业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能够提供额外的保障,确保被保险人在遭受意外损失时获得相应的赔偿。然而,在确定重复保险的责任分摊时,有两个重要的原则需要被考虑,即“限额责任分摊原则”和“比例责任分摊原则”。
在重复保险分摊原则中,限额责任分摊的基础是什么呢?
限额责任分摊原则是指在重复保险中,当被保险人遭受意外损失时,每个保险公司在承担责任时,只负担相应的限额部分。这个限额是事先约定的,可以是一个具体的金额,也可以是一定的比例。
举个例子来说明这个原则。假设某个人购买了汽车保险,保险金额为100,000元,并且在两家保险公司分别购买了每家保险金额为50,000元的重复保险。如果发生了一起100,000元的事故,根据限额责任分摊原则,每家保险公司都只需要承担50,000元的赔偿责任。
限额责任分摊作为重复保险中的一种分摊原则,有助于确保不同保险公司之间的责任分工合理,避免其中一家保险公司承担过多的赔偿责任。它能够平衡各家保险公司的风险和责任,提高整个保险行业的稳定性。
除了限额责任分摊原则外,还有另一种常见的分摊原则,即比例责任分摊原则。不同于限额责任分摊,比例责任分摊是根据每家保险公司所承保的比例来确定赔偿责任的分摊比例。例如,如果两家保险公司分别承保了保险金额的50%,那么在发生赔付时,每家保险公司的赔偿责任也是按照承保比例来分摊。
需要注意的是,限额责任分摊和比例责任分摊并非可以随意选择的,而是需要在购买重复保险时事先约定好的。通常,保险公司在出售重复保险时会向被保险人解释清楚责任分摊的原则和方式,以确保被保险人充分了解保险合同的内容。
在选择重复保险时应该考虑哪些因素呢?
1. 风险程度:被保险人应该评估自身面临的风险,确定是否需要购买重复保险。如果风险较高,那么购买重复保险可以提供额外的保障。
2. 赔偿限额:被保险人需要对每份保险的赔偿限额进行比较,选择那些能够满足自身需求的重复保险。
3. 保险费用:重复保险的费用相对较高,被保险人需要评估自身的经济实力,选择能够承担的合理保险费用。
4. 保险公司信誉:选择信誉良好的保险公司可以确保在需要赔付时能够及时得到合理的赔偿。
综上所述,在重复保险分摊原则中,限额责任分摊是其中一种常见的分摊方式。它以限额为基础,确保每家保险公司在赔偿责任上的合理分担。被保险人在购买重复保险时需要考虑自身的风险程度、赔偿限额、保险费用以及保险公司的信誉等因素,以做出明智的选择。
八、2、材料采购过程中发生的共同费用如何进行分摊?选择分摊方法的原则是什么?
材料采购过程中发生的共同费用如何进行分摊?选择分摊方法的原则是什么?
一般在实务中,我们经常选择的是
按按材料重量分配 或是 按材料买价分配
运费一般是按材料重量分配,其他的费用,大致是按材料买价分配
九、进项税额的抵扣时间是如何规定的?
(1)工业企业购进货物(包括外购货物作支付的运费),必须在购进的货物已经验收入库后,才能申报抵扣进项税额,对货物尚未到达企业或尚未验收入库的,其进项税额不得作为纳税人当期进项税额予以抵扣。
(2)商业企业购进货物(包括外购货物所支付的运输费用),必须在购进的货物付款后才能申报抵扣进项税额,尚未付款或尚未开出承兑商业汇票的,其进项税额不得作为纳税人当期进项税额予以抵扣。
十、增值税期末留抵税额如何进行会计处理?
取得进项税发票时已经做了进项税,月底有留抵税额,是不需要另外做账务处理的,具体的会计分录:
1.进项税
借:库存商品-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贷:银行存款/库存现金/应付账款
2.销项税
借:银行存款/库存现金/应收账款
贷:主营业务收入-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期末核算一般纳税人的应纳增值税税额时,本期的进项税额大于本期的销项税额,差额便是期末留抵税额,这部分差额是可以放到下期继续抵扣增值税销项税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