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政府对产业的培育与竞逐,不断向教育领域突破与延伸。
01
启动筹划与建设
根据透露的信息,新建的“国字头”大学——中国空天信息工程大学将由济南市与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合作共建。
从中科院空天信息研究院教育处方面获悉,目前,中科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确实正与济南市政府推进与共建“中国空天信息工程大学”的相关事宜。
此外,济南市教育局方面也向笔者证实此事。只不过该方案目前只是初步提出的设想,还没定论,推进工作正在进行中。
“众所周知,山东省是教育大省,但优秀的高校资源并不丰富。山东省内只有山东大学和中国海洋大学这两所985高校,加上中国石油大学,也只有三所211高校。而作为省会城市的济南只有山东大学,还没有一所国字号的高校。”有业内人士直言。
“山东的高等教育真的需要发力了,目前的现状与经济地位并不符。”
02
方向明确,人不好招
显然,源于新旧动能转换、新基建的发展机遇,以及地方通过人才培育加码布局相关产业发展的现实需求,当下山东争取航空航天等专业人才培养的决心是明确的。
然而,“按照常规的培育方式,应届生进入航天体系,至少需要一年左右的过渡期与培养期才能够比较好地进入状态。”
对此,有业内人士指出,“市场上有一种通病,单位在寻找相关人才时发现,第一,大学的教学很少从市场的角度来考虑课程;第二,如果有几年工作经验的高端人才,很可能就是一个天文数字”。
确切来说,航天等方面的人才更紧缺的是专业“熟手”。
“与其挖人扩充团队,不如培养一些行业院校或者技术类院校学生,进行人才迭代”。有航天领域从业人员表示,“航天是个相对窄的行业,对于部分更为细分的领域而言,单位很难直接通过招聘筛选到合适的人手。”
“经济形势不好,企业面临比较大的压力。优秀的人才比较珍贵,经济形势越不好,对人才的渴望程度越强烈。因为企业需要创新,只有产业的创新,才能活下去。经济下行会影响人才的进入,人才不进入会影响产业创新,最终形成恶性循环。”相关从业人员感慨道。
特别对于民企而言,目前团队组成更多以有经验的、相对专业的人员为主,应届生占比相对较少。“站在与国家队竞争人才的立场上,很难直接吸引到与航天专业较为对口的人才。确切地说,像南航、北航、哈工大等航天院校的毕业生很少会把第一职业定位到民营企业中。”
03
离产业化更近的教育体系
更紧迫的是,与市场需求相应的教育体系的筹建。
“先前,空天院在建立研究院、公司等方面已经与济南展开了合作,现在开始着手推进教育体系的建立。”中科院空天信息研究院相关负责人表示。
倘若按照目前征询意见稿的要求,“学校的成立形式为合资、混合所有制,人才培养模式为项目制、产业化专业人才”,正符合空天院的人才培养目标。“空天信息研究院主要培养科研人才、工程人才和产业人才,现在在读研究生约2000人左右。出人才、出成果是空天院的重要任务目标。”
除了在地方牵头了建立研究院,空天院已在江苏常州有了一些推动教育的举措。
“在常州正在推进国际学院的建立,一方面跟当地的大学紧密联合,利用当地设施进行教学,同时利用当地的老师、组织架构、行政机构,并跟南京有关的大学结合,利用其研究生的指标、师资等;同时与国际的大学、教授结合,既有国际水平,也有地方特色,推动教育落地。”
“在政府的支持下,济南作为空天院在山东的主要发展基地,人才资源与产业发展的需求相对充足。”
“在地方办学,一方面要从教育体系审批,得到国家和有关部门的认可。另一方面,地方的人才培养,更注重培养本土产业急需的、实用型的人才,推动地区的应用于产业发展。相应的,在师资方面,需要全方位地保证教师、学生以及最终产出可以达到国家的要求。”中科院空天信息研究院相关负责人表示。
倘若这所大学能够如愿以偿落户济南,势必为山东带来更多的科技资源、优质生源、财政支持以及竞争力等。
- 相关评论
- 我要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