璧山的大镇有八塘镇、七塘镇、河边镇、福禄镇、大兴镇、正兴镇、广普镇、三合镇、健龙镇。
1、璧山区隶属重庆市,位于长江上游地区、重庆市西部、重庆大都市区内。唐至德二年设立建制,因境内“山出白石,明润如玉”而得名。2014年撤县设区。璧山区下辖6个街道、9个镇,幅员面积915平方公里,常住人口为73万人。璧山区获得过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县(市)、全国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示范县、全国平安建设先进县、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国家水利风景区、全国纳税服务示范区、国家低碳工业园区试点、国家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试点、国家卫生区、第二批节水型社会建设达标县(区)等荣誉称号。
2、璧山,春秋战国时,区境为巴国地。璧东周,周慎靓王五年(前316年),秦灭巴。周赧王元年(前314年),秦置巴郡江州县,区境为江州县属地。秦汉、魏晋南北朝,循周朝制。隋朝,璧山区境为巴、江津二县地。唐朝,至德二年(757年),析巴县及江津、万寿县地置壁山县,因境内有一孤山西北险峻东南稍平号重壁山而得名,隶属于渝州,区境包括今璧山区、永川市、沙坪坝区含谷镇、北碚区澄江镇。大历十一年(776年),分壁山西南地置永川县。北宋,崇宁元年(1102年),渝州改名恭州,壁山隶属恭州。南宋,淳熙十六年(1189年),升恭州为重庆府,壁山属之。
3、璧山区位于长江上游地区、重庆大都市区内,紧邻重庆主城区。璧山区东连九龙坡区、沙坪坝区,南接江津区,西临永川区、大足区,北靠铜梁区、合川区、北碚区,有“重庆西大门”之称。面积为915平方公里。璧山区处于重庆南弧形构造带,华蓥山复式背斜中的温塘峡背斜与沥鼻峡背斜之间。温塘峡背斜在县境内称东山,东翼陡西翼缓,核部地层为三叠系嘉陵江灰岩,沥鼻峡背斜在区境内称西山,西陡东缓,核部地层为三叠系嘉陵江灰岩。温塘峡背斜(东山)与沥鼻峡背斜(西山)间的地质结构为璧山向斜。北起同兴水库,南到正兴镇新山,长约22千米,茅莱山居其中,海拔524米。
- 相关评论
- 我要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