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资源保护的核心是根据水资源时空分布、演化规律,调整和控制人类的各种取用水行为,使水资源系统维持一种良性循环的状态,以达到水资源的永续利用。水资源保护不是以恢复或保持地表水、地下水天然状态为目的的活动,而是一种积极的、促进水资源开发利用更合理、更科学的问题。水资源保护与水资源开发利用是对立统一的,两者既相互制约,又相互促进悄灶。保护工作做得好,水资源才能永续开发利用;开发利用科学合理了,也就达到了保护的目的。
方法
水慧瞎资源保护工作应贯穿在人与水的各个环节中。从更广泛地意义上讲,正确客观地调查、评价水资源,合理地规划和管理水资源,都是水资源保护的重要手段,因为这些工作是水资源保护的基础。从管理的角度来看,水资源保护主要是“开源节流”、防治和控制水源污染。它一方面涉及水资源、经济、环境三者平衡与协调发展的问题,另一方面还涉及各地区、各部门、集体和个人用水利益的分配与调整。这里面既有工程技术问题,也有经济学和社会学问题。同时,还要广大群众积极响应,共同参与,就这一点来说,水资源保护也是一项社会性的公益事业。
通过各种措施和途径,使水资源在使用上不致浪费,使水质不致污染,以促进合理利用水资源。主要保护措施有:农业措施、林业措施、水土保前运空持和工程措施。
水资源作为一种重要的自然资源,是人类生存不可缺少的必然条件。经济和社会的返衡协调可持续发展,必须做到水资源的可持续发展。进入21世纪,随着经济社会快速发展,清水县水资源形势也日益严峻,水危机日益突出。
1 目前的水资源形势和水危机
1.1 较少的水资源且时空分布不均匀
清水县的水资源总量约为3.30亿m3,人均拥有量1 341m3,相当于全省水平的83.80%,平均每667m2耕地拥有水资源量189.40m3,相当于黄河流域水平的66.20%。清水县的地下水主要是裂隙水,梁峁沟壑区地形破碎,加之地表径流大,渗入系数小,潜水的聚集和储存条件差,分布零散而水量缺乏。据调查,全县地下水人均占有量由东向西递减,东部林区993.70m3,中部河谷区472.40m3,西部梁峁沟壑区290.30m3,西南浅山干旱区仅有45.70m3,且这些水资源大部分开采难度大,全县可开采水量为430万m3,利用潜力相对较小。水资源短缺、时空分布不均匀,已经成为清水县的当前基本水情。
1.2 用水成本高,对环境的破坏较大
清水县本来就是一个缺水县,加之近年来大量开采,仅有的水源地越来越远,远距离取水的地方逐年增多,地下水位加深,致使用水成本显著提高。因为缺水,致使清水县荒漠土地面积较大,而且每年仍以3.20km2的速度扩展。对环境的破坏日益严重。
1.3 水资源短缺是制约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
水作为一种重要的自然资源是综合国力的有机组成部分。清水县因帆野为缺水,已经严重影响了一些企业和居民的生产、生活秩序。据不完全统计,全县每年因城市缺水造成的损失达500~3 000万元。日益加剧的水资源危机已经成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严重制约因素。
1.4 水质严重污染,水环境遭到破坏
在工业化和城市化带来了社会财富的同时,也产生了大量的工业与生活废、污水,大部分污水未经处理直接排入河道、水库,同时流域内农药、化肥施用量逐年增加,使部分地区因水质问题缺水加重。城乡居民水资源保护意识薄弱,乱倒、乱扔垃圾现象比比皆是,大量生活垃圾和建筑垃圾倾倒河内,有些河道沿河违章建筑林立,河堤坍塌,杂草丛生,河水变质,严重破坏了河道生态环境。
2 运用经济手段有效保护和利用水资源
以前利用和保护水资源采用的是行政和工程措施,尽管取得了一定效果,但由于水资源保护和利用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工程和行政措施不能解决全部问题,特别是水资源高效利用、节约和污染问题,只有充分运用经济手段,发挥市场的资源配置和导向作用,这些问题才能从根本上得到解决。
2.1 运用经济手段保护和利用水资源的前题条件
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为运用经济手段有效保护和利用水资源奠定了良好的体制环境,我们可以运用水权、水市场、价格杠杆、税收调节等经济手段来建立一种全新的机制,促进水资源的优化配置,有效保护和利用水资源,以解决行政和工程措施无法解决的问题。
2.2 运用经济手段有效保护和利用水资源的社会环境
市场经济观念已深入人心,人们的商品意识、价值观念已经基本确立,因此思想观念上的阻力已经基本消失。同时,一些经济手段的运用必然会在短期内影响部分群众的利益,但随着经济发展和人均收入的提高,人们的经济承受能力增强,城乡居民已不会因多付几十元钱而备感沉重。良好的社会环境为运用经济手段有效保护和利用水资源创造了有利条件。
2.3 在水资源保护和利用上的投资已经有取得良好回报的可能
资本的运营讲究投入与产出,要按经济规律办事,不能象过去的水利建设往往只讲投态世喊入不求产出。众所周知,无利可图是难以吸引社会资金投入水资源项目的建设的。目前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在水资源上的投入完全可以有产出、有收益,有的还大有盈利,获得巨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3 运用经济手段有效保护和利用水资源
3.1 突破水权障碍,优化水资源配置和管理
《水法》规定“水资源属于国家所有,水资源的所有权由国务院代表国家行使” 。但在实际的工作中存在着水资源所有权与经营权、使用权的分离,导致了水资源产权的模糊,水资源只是一种共享资源。加之清水县的水资源长期被无偿或低价使用,刺激了水资源的盲目开发利用,造成水资源的浪费与水环境的恶化。国家应将水资源所有权具体化、个性化、确定化,将特定的水资源由共享资源变为专有资源,明确界定其所有权的行使者及在资源使用中获利、受益、受损的边界和补偿原则,使其能够独享自然资源增值收益,同时承担自然资源衰减所造成的损失,从而形成一种保护和节约水资源的激励和惩罚机制;同时应规定水权交易原则,使水资源交易逐步市场化,通过市场价格杠杆的调节作用,使资源得到合理配置和利用。
3.2 重视和恢复水资源的应有价值
所谓水资源价值,就是水资源使用者为获得水资源使用权而支付给水资源所有者的货币额,且这一货币额需能补偿所有者对水资源资产的付出。
水在人们的生产和生活中是不可缺的,受自然资源无价、资源产品低价的传统水价值观念影响,使得水资源的浪费和不合理利用几乎随处可见,工业、生活不但耗水量大,而且缺乏废水回收处理设备,水被一次性使用后白白流走;经济生活中,粗放的增长方式使一些高耗水行业项目论证中缺乏节水内容。因此必须恢复水资源的应有价值,树立全民节约用水意识。
3.3 统一水资源管理体制,放开水资源经营体制
要统一水资源管理体制,重点是改变以往水资源开发、利用、保护的统一属性被人为分割、多头管理、互不相关的管理体制,对水资源实行统一管理,即建立由水行政主管部门统一负责的包括蓄水、供水、用水、排水、污水处理、再生水回用的水生产全过程,水量、水质、水环境全方位的城乡统一管理体制,对水资源实行统一规划、统一管理、统一调配等。
目前清水县的水资源全部由政府经营,一方面造成了水资源保护和利用不能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另一方面社会资源不能顺畅流入,缺乏市场竞争,水资源经营效率低下。因此要全面放开水的经营,在服从国家统一规划和要求的前提下,允许各类社会资金和主体,投资水资源经营项目,并保护其合法收益,从而动员全社会的力量来有效保护和利用水资源。
3.4 建立合理的水价格形成机制,使价格充分反映价值和供求关系
现行的水价构成中水资源费征收标准偏低,工程水价低于供水成本,污水处理收费不到位等造成水资源紧缺与浪费水现象并存,同时商品水价格偏低也是阻碍再生水回收利用的一个重要原因。应建立合理的水价格形成机制,使水的价格能够反映价值和供求关系。合理的水价能够促使人们珍惜、节约水资源,在生产和生活过程中充分利用水资源。
3.5 让污水处理成为产业,大步走向市场
污水处理是节约水资源,保护水环境的重要一环。目前清水县还没有一座污水处理厂,同时城乡污水无人处理,直接排入河流造成严重浪费和污染。主要原因是污水处理在清水县还没有成为产业。
污水经处理70%以上可以转化为再生水成为商品,因此,污水处理应当成为一个独立的产业,让污水处理成为产业,走向市场,关键是要有一个合理的再生水的价格,以吸引投资,调动经营者的积极性。合理的再生水价格应体现污水经营的价值,既要考虑其作为商品的一般性,又要考虑其特殊性。其价格构成基本模型为:
A=(A1/Q)+A2+A3
A:再生水价格; A1:一定时期内污水处理费用总和;Q:再生水产品总量之比;A2:单位再生水产品的税金 A3:合理利润
3.6 开征水资源税,控制水资源的浪费和污染
清水县水资源短缺的现实有目共睹,但是污染和浪费更是随处可见。开征水资源税是抑制水资源巨大浪费和严重污染的重要途径。
经济手段是确保自然资源最佳利用的理想手段,其中最主要手段之一是征税。世界各国实践也证明,开征水资源税,是抑制水资源巨大浪费和严重污染的有效途径。通过开征水资源税,可以提高水资源开发和利用的效率,增强人们对水资源的保护意识,优化水资源的配置。同时按照“取之于水、用之于水”的原则,可以筹集资金,增加水资源保护和利用投入,更好地节约水资源、防治水污染
- 相关评论
- 我要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