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什么是禁止性关税?
什么是禁止性关税 禁止性关税是保护关税的一种,是指对某些商品加重课征,所征收的关税超过了没有国际贸易时的国内价格与世界市场价格之差,使之进口减少到很低水平的一种关税。从而使进口品在国内的价格高于本国生产的同种商品,使进口行为得不偿失。 征收禁止性关税大都用以保护国内生产者免受毁灭性的国外竞争,或者用以报复其他国家的类似行为。 关税税额大大超过进口货品成本与国内生产同类货品成本的差额,使进口成为不可能时的关税。关税理论一般认为,如果国内某产品成本与国际上生产同类产品平均成本大体相同时,可以彼此竞争。如果国内生产该产品成本高于国际上生产同类产品的成本,本国产品很难与进口产品竞争。为保护本国产品与进口产品的竞争能力,可对进口产品征收关税。但如果关税税率过高、致使征收关税后的进口商品在国内市场上的价格大大超过国内生产的同类产品的价格,进口商品根本无法与国内产品竞争,则使进口无利可图,从而不再进口。禁止性关税寓禁于征、使国际贸易成为不可能,不仅会使本国产品缺乏竞争力,阻碍本国经济发展,而且会引起他国报复。
二、国际贸易几条题目,专业的来!
一、
1.净贸易条件=出口价格指数/进口价格指数*100%=80/120*100%=66.67%
收入贸易条件=出口价格指数/进口价格指数*出口商品的数量*100%=80/120*150*100%=100%
2.从量税额为:100000*0.375=37500美元
从价税额为:28*100000*15.5%=434000美元
混合税额为:37500+434000=471500美元
二、
1.名义保护与有效保护的区别在于:名义保护只考虑关税对某种产品的国内市场价格的影响;有效保护则着眼于生产过程的增值,考察了整个关税制度对被保护商品在生产过程中的增加值所产生的影响,它不但注意了关税对产成品的价格影响,也注意了投入品(原材料或中间产品)由于征收关税而增加的价格。有效保护理论认为,对生产被保护产品所消耗的投入品课征关税,会提高产出品的成本,减少产出品生产过程的增值,从而降低对产出品的保护。因此,一个与进口商品相竞争的行业中的企业,不仅要受到对进口商品征收关税的影响,而且要受到对所使用原材料和中间产品征税的影响。
2.贸易创造效应是指产品由生产成本较高的国内生产转向成本较低的贸易对象国生产,本国从其他成员国进口产品所带来的利益。贸易转移效应是指产品过去从生产成本较低的非成员国进口转向从成本较高的成员国进口的损失。
3.在世贸组织框架下,贸易自由化原则是指通过多边贸易谈判,实质性削减关税和减少其他贸易壁垒,扩大成员方之间的货物和服务贸易。
贸易自由化原则包含5个要点:以共同规则为基础;以多边谈判为手段;以争端解决为保障;以贸易救济措施为“安全阀”;以过渡期方式体现差别待遇。
三、贸易保护主义?
贸易保护主义是指通过关税和各种非关税壁垒限制进口,以保护国内产业免受外国商品竞争的国际贸易理论或政策。关税、进口配额、外汇管制、烦琐的进出口手续、歧视性的政府采购政策等都是国际贸易保护的重要手段。
四、保护幼稚工业的贸易政策的理论依据是什么?
保护贸易的理论,最具有代表性的就是李斯特的保护幼稚工业的贸易理论。它是保护幼稚工业的贸易政策的理论依据。
首先,李斯特指出“比较成本说”不利于生产力的发展。
其次,李斯特指出古典学派自由贸易学说忽视了各国历史和经济上的特点。他根据国民经济发展程度,把国民经济的发展分为五个阶段,即“原始未开化时期、畜牧时期、农业时期、农工业时期、农工商时期”。处于农工业阶段的国家,由于本国已有工业的发展,但并未发展到能与外国产品相竞争的地步,故必须实施保护关税制度,使它不受外国产品的打击。这一阶段就是所谓的幼稚工业阶段。
再次,李斯特主张国家干预对外贸易。他认为国家在必要时可限制国民经济活动的一部分,以保持其整体的经济利益。主张在国家干预下实行保护幼稚工业贸易政策。
五、新贸易保护主义与传统贸易保护主义的区别???
1,传统贸易壁垒
A关税类贸易壁垒
B非关税类贸易壁垒:反倾销,反补贴,保障措施。
2,新贸易壁垒
技术壁垒、绿色壁垒、社会壁垒和知识产权等新贸易壁垒措施,仍然是发达国家利用其技术优势频繁使用的壁垒手段。


- 相关评论
- 我要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