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资源税计入成本还是税金及附加
资源税属于税收范畴,应当计入企业成本费用,纳入所得税的预扣预缴范围。
资源税是对采矿、资源开发等行为向国家收取的税收,它属于一种特殊的税种,是对资源开发者进行征收的一项税收制度,其中包括煤炭、稀土、油气、金属等资源的开发。根据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资源税属于税收范畴,应当计入企业成本费用,并纳入所得税的预扣预缴范围。具体来说,企业在缴纳资源税时,应将其作为企业的成本费用计入到企业的总成本中去,并在所得税申报时按照相关规定进行扣减,从而达到税收迟弊的目的。此外,资源税还需要定期向税务部门申报和纳税,如果企业未按时申报和纳税,则会面临一系列罚款和处罚措施。需要注意的是,在实际操作中,企业需要详细了解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以及具体的税收政策和行业标准,遵守相关规定,确保资源税的正确缴纳和申报。
资源税的税率如何确定? 资源税的税率是由国家根笑旦早据资源属性、市场供需关系、环境保护要求等因素综合考虑制定的。不同类型的资源开发征收的资源税的税率也不同。目前,我国资源税的税率为0.2%~30%,并且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动态调整。
资源税作为一项特殊的税种,属于税收范畴,并应当计入企业成本费用,纳入所得税的预扣预缴范围。企业在操作过程中要遵守相关法律规定,详细了解税收政策和行业标准,确保资源税的正确缴纳和申报。同时,对于资源税的税率、税收方式等方面的变化,企业也应及时进行调整和适应。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资源税法》第十五条 纳税人按照规定碰雀计算的应纳税额,应当在申报所得税时,在计算所得税应纳税额时扣除;纳税人的预缴税额中含有资源税的,应当与其他税费分开列示。
二、外购存货的取得成本中,相关税费主要指为取得存货而发生的进口关税、消费税、资源税以及不能抵扣的增值税
增值税暂行条例》第十条规定,下列项目的进项税额不得从销项税额中抵扣:
(一)用于非增值税应税项目、免征增值税项目、集体福利或者个人消费的购进货物或copy者应税劳务;
(二)非正常损失的购进货物及相关的应税劳务;
(三)非正常损失的在产品、产成品所耗用zd的购进货物或者应税劳务;
(四)国务院财政、税务主管部门规定的纳税人自用消费品;
(五)本条第(一)项至第(四)项规定的货物的运输费用和销售免税货物的运输费用。
三、交通运输业征收营业税包含重复计算情况案例
[案例1] 甲汽车运输公司当月取得国内货运收入150000元,国内客运收入60000元;当月承揽一项国际运输业务,全程收费为27000元,中途将业务转给境外该国乙汽车公司,支付乙公司运费17000元。交通运输业的适用税率为3%,计算甲公司该月应纳营业税额。
解:首先需根据不同的运输业务,确定应税营业额。当月国内货运收入为150000元,应全额征税。当月国内客运收入60000元,应全额征税。当月承揽出境运输业务,应按全程收费27000元扣除支付境外乙公司运费17000元后的营业额余额10000元来征税。因此应纳税营业额计算如下:
应纳税额=[150000+60000+(27000-17000)]×3%=6600(元)
由此可以看出,甲公司该月应纳营业税6600元。
同时,甲公司会计处理如下:
①甲公司在计算出应缴营业税时,作如下会计分录:
借:营运税金及附加 6600
贷:应交税金——应交营业税 6600
②在缴纳营业税时,再作如下会计分录:
借:应交税金——应交营业税 6600
贷:银行存款 6600
[案例2] 某运输企业8月份发生运输收入300万元,并支付给其他运输企业联运支出100万元,计算该企业8月份应纳营业税额。
解:该运输企业8月份应纳营业税计算如下:
应纳税额=(营业额-联运业务支出)×适用税率
=(300-100)×3%
=6(万元)
因此,该企业8月份应纳营业税额是6万元。
同时,该企业会计处理如下:
①该运输企业在计算出应缴营业税时,作如下会计分录:
借:营运税金及附加 60000
贷:应交税金——应交营业税 60000
②该企业在上缴营业税时,作如下会计分录:
借:应交税金——应交营业税 60000
贷:银行存款 60000
四、Operating revenue 和Operating income的区别
营业利润(operating income)
企业在某一会计期间的营业收入和为实现这些营业收入所发生的费用、成本比较计算的结果。它是企业通过自身的生产经营活动所取得的业务成果,包括主营业业务利润和其他业务利润,是企业利润的主要组成部分。
主营业务利润,也称基本业务利润(在业企业则称为产品销售利润),指企业经营活动中主营业务收入减去主营业务成本、流转税额、销售费用后的余额。流转税是对从事商品生产、销售,以及提供劳务的企业,按营业收入计征的税金,包括增值税、营业税、消费税和资源税等。
其他创业务利润,指企业主营业务以外的其他业务活动所产生的利润,具体地说,指其他业务收入减去其他业务支出的差额。其他业务支出包括其他业务所发生的成本费用以及由其他业务负担的流转税。
主营业务利润与其他利润之后再减去期间费用(包括管理费用和财务费用)为营业利润。营业利润这一指标能够比较恰当地代表企业管理者的经营业绩。
经营收入(operating revenue)
事业单位在专业业务活动及其辅助活动之外开展非独立核算经营活动取得的收入。
性质 类似企业收入。事业单位存在某些与自身正常业务活动及其辅助活动之外开展非独立核算经营活动取得的收入。
性质 类似企业收入。事业单位存在某些与自身正常业务无关的经营活动,其定价可以市场公平价格为标准,保本的基本上含有一些利润,类似企业营利活动。
特点 (1)是事业单位开展经营活动取得的收入。开展专业活动取得的收入只能作为事业收入,不得作为经营收入。(2)是非独立核算的经营活动取得的闲置资源开展的社会服务活动取得的。由独立核算的附属单位取得的收入不纳入本单位经营收入。
内容
(1)产品(商品)销售收入,即单位通过销售定型、批量产品(不包括试制产品)和经销商品取得的收入。该种收入一般存在于科学研究事业单位,医院销售药品的收入应纳入事业收入中的药品收入。
(2)经营服务收入,即单位对外提供餐饮、住宿和交通运输等经营服务活动取得的收入。
(3)工程承包收入,即单位承包建筑、安装、维修等工程取得的收入。
(4)租赁收入,即单位出租、出借暂时闲置的仪器设备、房屋、场地等取得的收入。
(5)其他经营收入,即除上述收入以外的经营收入。
管理 事业单位应按本单位特点准确区分事业收入和经营收入,分别核算。同时,个别单位的事业活动和经营活动的性质和内容可能相互交叉,难以准确划分清楚,在这种情况下,应由主管部门和财政部门根据实际情况予以认定。事业单位应在不影响自身专业活动正常进行的前提下,合理组织经营活动,遵守有关部门的定价标准,并使用符合国家规定的合法票据。按国家规定缴纳有关税收后,经营业务的利润应与其他收入一起进行事业单位的结余分配。经营收入也须纳入单位的预算,统一管理,统一核算。
确认与核算 设置“经营收入”科目。按收付实现制或权责发生制确认。取得或确认经营收入时,属于小规模纳税人的单位,按实际收到的价款贷记本科目;属于一般纳税人的单位,按实际收到的价款扣除增值税销项税额,贷记本科目。发生销货退回时,不论是否属于本年度销售的,都尖冲减本期的经营收入,属于小规模纳税人的事业单位借记本科目,属于一般纳税人单位,按不含税价格借记本科目。单位为取得经营收入而发生的折让和折旧,应相应冲减经营收入。期末将本科目余额转入“经营结余”科目,本科目无余额。
报表列示 于收入支出表收入项下,“其他收入”之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