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江苏省一户两宅政策?
对村民“一户”的认定,原则上是根据公安部门管理的户籍来认定。如果在户口本上登记的是一家人,那么该户口本所登记的家庭就是一户,一户只能申请一处宅基地。但具有以下情形的,可独立作为特殊村民“户”对待:
第一,已婚且已分家单独居住生活的;
第二,未婚但年龄已满二十周岁且已单独居住生活的;
第三,依法继承宅基地上房屋所有权的未成年人;
第四,通过司法裁决依法取得的,可按照司法文书进行登记。
对于因婚嫁关系居住在外村,但户籍仍在本村的,夫妻双方只能选择在其中一方拥有宅基地,申请确权登记。
实践中经常会出现一户多宅的情况,针对一户多宅问题,《土地管理法》第六十二条规定:农村村民一户只能拥有一处宅基地,其宅基地面积不得超过省、自治区、直辖市规定的标准。农村宅基地使用权确权登记,必须坚持“一户一宅”,除“一户一宅”外多占的宅基地不予确权登记。对多占的宅基地按照《土地管理法》有关规定按非法占用土地处理。
二、新版车险政策?
① 无法找到第三方特约险,车主不用承担30%的免赔额。
② 购买车险后立即生效,如果发生交通事故可以获得赔偿。
③ 不可抗力因素造成汽车损失或者车上人员损失可以获得赔偿。
④ 汽车的保险费用与车辆的折旧率挂钩。
⑤ 车险的保费与驾驶员文章的次数有关,违章多了下一年的保费也会提高。
⑥ 车主撞到家人可以获得赔偿。
⑦ 只要出险一次,第二年的保险折扣就不再享有。
⑧ 天津市、河北省、福建省、山东省青岛市、广西壮族自治区、四川省、青海省七个地区可以享受最低0.3375的车险折扣率。
⑨ 假如是对方的全责而没有足够的金额赔偿或者没有经济能力赔偿时,可以由保险公司先行代付赔偿,也就是“代位求偿”权利。
⑩ 台风、热带风暴、暴雪、冰凌、沙尘暴、冰雹等自然灾害所导致的车辆损失,也增加到车损险保险责任中。
三、新车险政策详解?
01 交强险保额大幅提升,总责任赔付限额提高至20万元
①对于有责赔偿情形,死亡伤残赔偿限额从11万元提高到18万元,医疗费用赔偿限额从1万元提高到1.8万元,财产损失赔偿限额保持0.2万元不变;
②对于无责赔偿情形:死亡伤残赔偿限额从1.1万元提高到1.8万元,医疗费用赔偿限额从1000元提高到1800元,财产损失赔偿限额保持100元不变。
点评:编辑身边就有不少“老司机”自认驾驶技术过硬,日常驾车绝不会发生责任在自己的(严重)交通事故,因此每年只购买交强险而不购买商业险。其实这种想法是比较危险的,毕竟在某些特定条件下,人是无法做到万无一失的。而在赔付条件优化后,无疑对各方交通参与者都有了更高的人伤/物损维护保障。
02 车损险保障范围扩大,涉水、盗抢险不再单独承保
点评:本次改革最明显的莫过于对险种进行了调整,传统盗抢险和涉水险无需再单独投保,而是被融合进了车损险。此外,车损险还增加了地震及其次生灾害/玻璃单独破碎/自燃等保险责任,删除了事故责任免赔率、无法找到第三方免赔率等免赔约定。
编辑觉得这种调整有些羊毛出在羊身上的意思,看似车损险保障范围更全了,“额外赠送”了一系列险种,但保费很大概率会有所提高。
03 三者险保额提升,最高可保1000万
点评:第三者责任险的作用是帮助车主承担因自身责任对第三方造成的人伤/财产造成的一切损失,可附带不计免赔,此前最高保额为500万。本次保额的再提升无疑让大家开车上路心中“更有底”,遇见豪车不再慌!
04 车险折扣最低下探至50%
点评:众所周知,出险次数越多次年保费越贵,而此次新规对多年未出险的情况给予了更多优待,交强险最高可优惠50%,而此前最高优惠浮动率为30%。这对于激励驾驶员养成良好的驾车习惯具有积极作用。
05 出险次数不再是影响保费的唯一因素
点评:出险越多保费越高,反之越少,这与“无赔款优待系数”(UBI)紧密相关。此前车险赔付记录的周期为1年,新规则扩大到至少3年,并降低了对偶然赔付消费者的费率上调幅度。
也就是说,如果车主驾车行为长期维持良好,那么即使偶尔出险一次,也不会明显影响第二年的保费。而违章情况、车辆行驶里程等都将成为评估保费的参考因素。
评中评说:
总体上看,本次改革给车主们带来的直接利好还是相当显著的:保障提升了,价格下降了,增值服务增多了。车险只是事故发生后的被动保障,在此还是要郑重的提醒大家:遵纪守法,文明行车,安全驾驶!
四、货车车险政策?
新车货车交强险缴费根据车辆座位数全国执行统一价格,具体标准如下:
1、6座以下的家庭自用车第一年投保交强险的价格是950元;
2、6-10座的家庭自用车第一年投保交强险的价格是1100元;
3、6座以下的企业非营业用车第一年投保交强险价格是1000元;
4、6-10座的企业非营业用车第一年投保交强险的费用是1130元;
5、承载量<2t的营运货车第一年投保交强险价格是1850元;
6、2t≤承载量<5t的营运货车第一年投保交强险价格是3070元;
7、5t≤承载量<10t的营运货车第一年投保交强险价格是3450元。
五、江苏省献血奖励政策?
江苏省献血的优待政策如下:
在江苏省获得国家无偿献血奉献奖、无偿捐献造血干细胞奖和无偿献血志愿服务终身荣誉奖的个人,可以凭相关证件:
1、免费游览政府投资主办的公园、旅游风景区等场所;
2、到政府举办的医疗机构就诊免交普通门诊诊察费;
3、免费乘坐城市公共交通工具。
设区的市、县(市、区)可以根据本地实际,制定本行政区域关爱献血者的具体措施。
六、江苏省中考加分政策?
江苏中考维持不变的加分政策有:
(1)烈士子女和因公牺牲军人子女照顾20分;驻边疆国境的县(市)、沙漠区、国家确认的边远地区中的三类地区和军队确定的特、一、二类岛屿部队现役军人子女照顾20分;一至四级伤残军人子女照顾10分。
(2)对公安烈士、公安英模、因公牺牲、一至四级因公伤残及立功公安民警子女照顾加分按相关政策执行,由市公安局提供加分名单,并于中考前进行公示。
优化调整的加分政策有:
(1)归侨、归侨子女、华侨子女和台湾籍(含台湾户籍)、港澳籍的考生加分与高考加分政策同向调整,由原来照顾10分,调整为照顾5分。
(2)取消两项地方性加分政策。一是与高考加分政策调整保持一致,取消原来的少数民族考生照顾5分的加分政策。二是按照2020年中招意见精神,宿迁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一线医务人员子女照顾加分政策仅限于2020年,2021年起停止该项照顾加分政策。
根据教育部有关规定,同一考生如符合上述多项加分条件的,取其中加分幅度最大的一项分值,最高加分不超过20分。
以上优化调整的加分政策从2021年开始实施,如国家、省出台新的政策,苏州按新政策执行。
七、江苏省职工医保政策?
第一,建立并完善职工医保普通门诊费用统筹保障机制,增强门诊共济保障功能。
其中实施意见规定,将符合基本医疗保险政策范围的普通门诊费用,超过起付标准的,纳入门诊统筹基金支付范围。
以苏州市为例,根据苏州市2022年9月发布的《关于健全职工基本医疗保险门诊共济保障机制的实施办法》的规定,其中分为三个方面的调整和优化:
一是,提高普通门诊最高支付限额。将参保职工年度普通门诊最高支付限额由现行的在职4000元,退休4800元,统一提高到13000元。起付标准保持现有水平,其中在职职工600元,退休职工400元,同时建立健全起付标准、最高支付限额动态调整机制。
二是,调整基本医保统筹基金支付范围。自2023年1月1日起,参保职工发生的符合医保政策规定的普通门诊费用,在起付标准以上、最高支付限额以下的部分,由基本医保统筹基金按照规定比例支付。其中在职职工(含灵活就业)在符合条件的一级及基层医疗机构、二级医疗机构、三级医疗机构就医的统筹基金支付比例分别为80%、75%、60%。退休职工在职职工基础上,分别提高10个百分点。
三是,改革后,参保职工可以按照相应规定在医保定点医药机构享受相应的门诊保障待遇。通过全省统一建设的处方流转平台,参保职工在符合条件的定点零售药店购置药品时,可以按规定由基本医保统筹基金支付,统筹基金支付比例可与外配处方的定点医疗机构一致。定点药店尚不支持处方流转的,支付比例按照三级医疗机构比例执行。
第二,规范职工医保门诊慢性病、特殊病保障。
其中包括建立全省统一的门诊慢特病制度,逐步统一全省门诊慢特病病种范围。
以苏州市为例,根据苏州市2022年9月发布的《关于健全职工基本医疗保险门诊共济保障机制的实施办法》的规定,在确保参保职工门诊综合保障水平总体不降低的前提下,调整优化门诊特殊病慢性病保障政策。其中门诊特殊病按照《江苏省医疗保障局关于统一基本医疗保险门诊特殊病保障政策的通知》执行;门诊慢性病统一归并到门诊共济保障机制内,以在基本医保市级统筹下,实现全市范围内职工医保门诊待遇的公平、规范和统一。
第三,改进个人账户计入办法。
其中包括2023年1月1日起,在职职工个人账户每月由个人缴纳的基本医疗保险费计入,计入标准按照本人参保缴费基数的2%,单位缴纳的基本医疗保险费全部计入统筹基金;2023年1月1日起,退休人员个人账户按照2022年本人
八、江苏省内异地就医政策?
《江苏省医疗保险异地就医省内联网结算经办服务规程》,明确从2017年1月1日起符合条件的三类人员可申请办理异地就医联网结算。这意味着,我省13个设区市、84个职工医保统筹区终于实现异地就医联网结算,2429万参保职工可以省内异地刷卡看病了。按照规定,省内异地就医联网结算的服务对象有三种:异地安置退休人员异地长期居住或长驻异地工作、学习连续时间在6个月以上人员因病经参保地定点医疗机构诊断需转异地医疗机构诊治的人员。
法律依据:根据《江苏省医疗保险异地就医省内联网结算经办服务规程》规定:一、范围对象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城镇(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员中,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均可申请办理异地就医联网结算。(一)异地安置退休人员;(二)异地长期居住或长驻异地工作、学习连续时间在6个月以上人员(三)因病经参保地定点医疗机构诊断需转异地医疗机构诊治的人员。上述(一)和(二)情形者,简称“长期驻外人员”。
九、2021社保政策五险三险?
社保五险一金包含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及公积金,缴纳标准是依据当地社保局政策要求。
十、江苏省就业困难人员两项补贴政策?
两项补贴分别是:
1.社会保险补贴!
补贴标准。社会保险补贴的险种为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等五项。就业困难人员灵活就业的,按其实际缴纳社会保险费不低于1/2,不高于2/3给予补贴。就业困难人员从事个体经营,对按照企业缴费办法缴纳社会保险费的,给予全额社会保险补贴(不包括个人应缴纳的部分);对按照灵活就业人员缴费办法缴纳社会保险费的,执行对灵活就业人员的社会保险补贴办法。就业困难人员社会保险补贴期限最长不超过3年,其中:对距法定退休年龄不足5年的可延长至退休(以初次核定其享受社会保险补贴时年龄为准,下同)。就业困难人员享受社会保险补贴3年期满、仍未能实现稳定就业的灵活就业人员,可根据实际情况将其享受社会保险补贴的期限一次性延长,延长期限不超过1年。
离校1年内未就业高校毕业生灵活就业后缴纳的社会保险费,给予其实际缴费不低于1/2,不高于2/3,最长2年期限的补贴。创业失败人员按实际纳税总额的50%、最高不超过1万元的标准给予一次性补贴,用于个人缴纳的社会保险费。
2.公益性岗位补贴:
1.补贴对象。享受公益性岗位补贴的人员范围为就业困难人员,重点是大龄失业人员和零就业家庭人员。
2.补贴标准。由市县参照当地最低工资标准执行。除对距法定退休年龄不足5年的就业困难人员可延长至退休外,公益性岗位补贴期限最长不超过3年(以初次核定其享受公益性岗位补贴时年龄为准)。
3.申领和支付。通过公益性岗位安置就业困难人员的单位应向当地人社部门申领补贴并提供以下材料:安置人员身份证、《就业创业证》、社会保障卡或个人银行账户、签订的劳动合同复印件,安置人员名单、发放工资明细账(单)及享受公益性岗位补贴年限证明材料等。经人社部门审核后,由财政部门或委托人社部门按规定将补贴资金支付到公益性岗位安置人员社会保障卡或个人银行账户。


- 相关评论
- 我要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