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个人所得税厨具品牌网

工资个人所得税怎么算?

214 2025-08-04 01:45

一、工资个人所得税怎么算?

最新个人所得税计算公式如下:

应纳个人所得税税额=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

扣除标准5000元/月(工资、薪金所得适用)

应纳税所得额=扣除三险一金后月收入-扣除标准

依据决定草案,基本减除费用标准拟确定为每年6万元,即每月5000元,3%到45%的新税率级距不变。

二、深圳工资个人所得税怎么算?

首先你的计算个人所得税工资是减去社保和住房公积金之后的那个金额,起征点3500元,意思就是前面的3500元不用收所得税,超出起征点1500元内的这部分是收3%,超过起征点1500元以上但又未超4500元的这部分是收10%,超过起征点4500元以上但又未超9000元的这部分是收20%,假设你扣完社保是12000元,个人所得税=3500*0%+1500*3%+3000*10%+4000*20%=0+45+300+800=1145元。

三、那个教师工资个人所得税怎样算?

  教师工资个人所得税的根据工资额来计算的,即超过5000元工资才征收个人所得税,计算公式为(年总收入-起征线-社保扣除-附加专项扣除)*税率来进行计算的。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第六条 应纳税所得额的计算:

  (一)居民个人的综合所得,以每一纳税年度的收入额减除费用六万元以及专项扣除、专项附加扣除和依法确定的其他扣除后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

  (二)非居民个人的工资、薪金所得,以每月收入额减除费用五千元后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劳务报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许权使用费所得,以每次收入额为应纳税所得额。

  (三)经营所得,以每一纳税年度的收入总额减除成本、费用以及损失后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

  (四)财产租赁所得,每次收入不超过四千元的,减除费用八百元;四千元以上的,减除百分之二十的费用,其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

  (五)财产转让所得,以转让财产的收入额减除财产原值和合理费用后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

  (六)利息、股息、红利所得和偶然所得,以每次收入额为应纳税所得额。

  劳务报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许权使用费所得以收入减除百分之二十的费用后的余额为收入额。稿酬所得的收入额减按百分之七十计算。

  个人将其所得对教育、扶贫、济困等公益慈善事业进行捐赠,捐赠额未超过纳税人申报的应纳税所得额百分之三十的部分,可以从其应纳税所得额中扣除;国务院规定对公益慈善事业捐赠实行全额税前扣除的,从其规定。

  本条第一款第一项规定的专项扣除,包括居民个人按照国家规定的范围和标准缴纳的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失业保险等社会保险费和住房公积金等;专项附加扣除,包括子女教育、继续教育、大病医疗、住房贷款利息或者住房租金、赡养老人等支出,具体范围、标准和实施步骤由国务院确定,并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备案。

四、车补算工资吗上个人所得税?

从税务征收的角度,采取的是排除法:公司支付给个人的钱都纳入工资薪金所得或者股东分红所得,如果有票据可算作报销;剩余部分全部纳入个税收入申报。

五、发工资的时候个人所得税是怎么算的?

题主说的“工资”在个人所得税法中,属于“综合所得”的工资、薪金所得。税法规定纳税人的工资、薪金所得,其个人所得税由任职受雇单位作为代扣代缴义务人每月预扣预缴个人所得税。

职工本人只需在税务局官方网站下载个人所得税手机客户端APP或者将填报的有关个人信息的报表报送给任职受雇单位即可。需要在手机客户端APP或者填报的个人信息是从2019年1月1日起新增加的六项“专项附加扣除”,即:子女教育、继续教育、大病医疗、住房贷款利息、住房租金和赡养老人等信息。

工资、薪金所得个人所得税具体算法:依据个人所得税申报表所列行次

累计预扣预缴应纳税所得额=累计收入-累计免税收入-累计减除费用-累计专项扣除-累计专项附加扣除-累计依法确定的其他扣除

其中:累计减除费用,按照5000元/月乘以纳税人当年截至本月在本单位的任职受雇月份数计算。全年12个月准予扣减费用60000元。税法规定工资、薪金所得允许扣除“专项扣除”,即: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和住房公积金。也可以扣除符合国家规定的企业年金、职业年金,个人购买符合国家规定的商业健康保险、税收递延型商业养老保险的支出。

专项附加扣除的具体标准:

1、子女教育:1000元/(人)月。

2、继续教育:400元/(人)月。

3、大病医疗:每人每年超过15000元至80000元的部分允许扣除。

4、住房贷款利息:在实际发生贷款利息的年度,按照每月1000元标准定额扣除。

5、住房租金:按纳税人所在城市规模和人口数量的不同,1500元/(人)月、1100元/(人)月、900元/(人)月的不同标准允许扣除。

6、赡养老人:允许扣除2000元/月。

此外,新个人所得税法规定:纳税人的工资、薪金所得准予次年3月日至6月30日期间进行“汇算清缴”,即对纳税人上一个纳税年度已缴的个人所得税进行一次清算,如果纳税人多缴了税款,税务机关给予办理退税;如果纳税人少缴了税款,再补缴差额。

六、个人所得税怎么算?

新个人所得税的计算方法:免税额3500元,新标准2011年9月1日执行。 需要缴税的金额= (应发工资 - 五险一金 -起征额3500)*税率-速算扣除数 附:调整后的7级超额累进税率如下: 1、全月应纳税额不超过1500元的,税率为3%,速算扣除数0; 2、全月应纳税额超过1500元至4500元的部分,税率为10%。速算扣除数105元; 3、全月应纳税额超过4500元至9000元的部分,税率为20%。速算扣除数555元; 4、全月应纳税额超过9000元至35000元的部分,税率为25%,速算扣除数1005元; 5、全月应纳税额超过35000元至55000元的部分,税率为30%,速算扣除数2755元; 6、全月应纳税额超过55000元至80000元的部分,税率为35%。速算扣除数5505元; 7、全月应纳税额超过80000的部分,税率为45%,速算扣除数13505元。 假如月工资为15000元,没有五险一金,则每个月工资应纳税所得额=15000-3500=11500(元), 适用税率25%; 故每个月工资需要缴纳的个税=11500*25%-1005=1870(元)

七、个人所得税怎么算?我工资7800上交多少税?算法?

工资-(不征税所得、免征税所得)-3500元=X,X再按照个税规定的公式计算,得到的最后数值就是所要缴纳的个税。不征税所得、免征税所得一般是指定扣除标准,“五险一金”:

1、养老保险:单位每个月为你缴纳21%,你自己缴纳8%;

2、 医疗保险:单位每个月为你缴纳9%,你自己缴纳2%外加10块钱的大病统筹(大病统筹主要管住院这块);

3、失业保险:单位每个月为你缴纳2%,你自己缴纳1%;

4、工伤保险:单位每个月为你缴纳0.5%,你自己一分钱也不要缴;

5、 生育保险:单位每个月为你缴纳0.8%,你自己一分钱也不要缴;

6、 住房公积金:单位每个月为你缴纳8%,你自己缴纳8% (以上为国家统一标准,各地区根据实际适当调整)你自己每个月为你缴纳的“五险一金”比例应该是8%+2%+10块+1%+8%=19%+10块 月薪7000元,个人应承担各项社保(五险一金): 7800×19%+10=1492元 应纳税所得:7800-1492-免征额3500=2808元 应交纳个人所得税:2808×10%-105=175.80元

八、工资10000需要交多少个人所得税,怎么算的?

劳务报酬10000需要交1600个人所得税,算法,扣除20%成本,余下8000按20%征收个税。就是1600。

九、上海工资个人所得税怎么扣?

上海工资扣除标准3500元/月(工资、薪金所得适用)。应纳个人所得税税额=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应纳税所得额=扣除三险一金后月收入-扣除标准

个人所得税:是调整征税机关与自然人(居民、非居民人)之间在个人所得税的征纳与管理过程中所发生的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2011年9月1日起,中国内地个税免征额调至3500元。

2018年5月1日起,应该会有新的政策出台。

十、工资个人所得税怎么扣除的?

个人所得税是调整征税机关与自然人(居民和非居民)之间在个人所得税的征纳与管理过程中所发生的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缴纳个人所得税是居民和非居民应尽的义务。那么,个人所得税怎么扣除呢?

1,首先,了解个人所得税的计算公式,应纳税额=(工资薪金所得 -“五险一金”-扣除数)×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

2,个税免征额是3500,使用超额累进税率的计算方法:缴税=全月应纳税所得额*税率-速算扣除数,实发工资=应发工资-四金-缴税。全月应纳税所得额=(应发工资-四金)-3500。

3,扣除标准。个税按3500元/月的起征标准算。

4,举例。如果某人的工资收入为5000元,他应纳个人所得税为:(5000—个人所缴纳的社会保险金额数—3500)×3%—0=个人应缴纳所得税金额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