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进项税额转出怎么做会计分录?
企业购进的货物发生非常损失,以及将购进货物用于非应税项目、集体福利或个人消费等,其抵扣的进项税额应通过“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科目转入有关科目予以转出。具体分录如下:货物用于集体福利和个人消费的账务处理借:应付职工薪酬-职工福利费贷:原材料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货物发生非正常损失的账务处理借:待处理财产损溢-待处理损失贷:库存商品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在产品、产成品发生非正常损失的账务处理借:待处理财产损溢-待处理流动资产损失贷:在产品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纳税人适用一般计税方法兼营简易计税项目、免税项目的账务处理借:管理费用贷: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
二、由于退货发生的进项税额转出如何做分录?
采购退货,应基本按采购进货分录冲红,涉及税额的,用进项转出项目核算。当然,也可用相反方向正数分录,借记应付账款,贷记原材料,贷记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转出)科目
三、发生非正常损失时如何做进项税额转出?
1、结转非正常损失的原材料成本及进项税:
借:待处理财产损益 贷:原材料 应缴税金——应缴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2、将待处理财产损益的金额扣除责任人的赔偿后转入管理费用或营业外支出(管理上的失误造成的转入管理费用,火灾等自然灾害造成的转入营业外支出)
借:管理费用或营业外支出 其他应收款——某某 贷:待处理财产损益
四、进项税转出,什么时候才会用到这个科目,是不是当进项税额抵扣后做进项税额转出?
进是发生了不应该抵扣的抵扣时候。
既然是进项税额转出,那么一定是发生了:(1)纳税人购进的货物及在产品、产成品发生非正常损失;(2)纳税人购进的货物或应税劳务改变用途,如用于非应税项目、免税项目或集体福利与个人消费等。这两种情况已抵扣的进项税额之所以要转出,是因为原购进货物或应税劳务不能产生增值税销项税额,已抵扣的进项税额失去了抵扣的来源。
所以,是因为货物在购进时"已经"对进项税额进行抵扣,而改变用途或发生损失时,则要作进项税额转出
五、做账时进项税额多填了,次月做进项税额转出的会计分录?
1、企业多抵的进项税作转出时:
借: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贷: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
2、结转转出的进项税时:
借: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
贷:应交税费——未交增值税
企业将多抵的进项税作转出,应当通过“应交税费”等相关二级科目进行结转核算。进项税额转出指的是企业购进的货物发生非正常损失(非经营性损失),以及将购进货物改变用途等情况作出不予抵扣的操作。
六、去年做的进项税额转出,今年能重新转回来吗?
应该办理2012年11月的补充申报,在次月的申报表上填写进项税转出200元。在今年2月份就不应该再填写进项税转出了。否则会导致重复申报纳税。分录:
借:管理费用、库存商品等(进项税原来的对应科目)200
贷: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200
七、税率不一致,如何做进项税额转出?
如果企业在开具增值税发票时,由于项目品名使用的税率不一至,而刚好这些项目品名是不能抵扣增值税的,要做进项税额转出,只能按照原来是使用什么税率就按原使用税率来做进项税额转出。
八、电费的进项税额转出怎么做会计分录?
1.电费的进项税额转出概念,进项税额转出是记录企业的购进货物、在产品、产成品等发生非正常损失及其他原因时,不应从销项税额中抵扣而应按规定转出的进项税额。若又发生冲销已转出的进项税额时,用红字记入。
2.电费的进项税额应做会计分录是:
借:管理费用/生产成本/在建工程等相关成本费用
贷: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转出。
九、进项税额转出会计分录怎么做。转出的钱是怎么入账的?
(1)发生需要转出时:
借:库存商品(在建工程、原材料、销售费用) ;
贷: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转出)。
(2)月底进行结转时:
借:应交税法-应交增值税(进项税转出);
贷: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未交增值税)。
进项税额转出主要是出现在发生以下两种情况:
(1)纳税人购进的货物及在产品、产成品发生非正常损失;
(2)纳税人购进的货物或应税劳务改变用途,如用于非应税项目(在建工程)、免税项目或集体福利与个人消费等。
借:库存商品(在建工程、原材料、销售费用)
贷: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转出)
补充:退货不属于进项税额转出,而是直接凭对方开过来的"销项负数"发票直接冲减进项税额,也就是:
借:库存商品(红字)
应交增值税--应交税金--进项税额(红字)
贷:银行存款(红字)
扩展资料:
例:某零售商业企业A柜组在月末盘点时,发现短缺某种商品售价400元(不含增值税),原因待查,根据上月的该种商品进销差率15%计算,调整有关帐目:
借:待处理财产损溢-待处理流动资产损失 340
商品进销差价60
贷:库存商品400
短缺商品经查属营业员的过失,营业员应负赔偿责任。经查,短缺商品增值税进项税额为58元,其会计处理:
借:其他应收款 398
贷:待处理财产损溢-待处理流动资产损失 340
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 58
企业发生意外事故,损失库存外购原材料金额32.79万元(其中含运费2.79万元),进项税额转出=(32.79-2.79)*17%+2.79/(1-11%)-11%=5.31万元。增值税专用发票入帐时计入原材料成本的是价款,进项税额是价款乘以增值税税率(17%或13%)。
运费发票的应抵扣的进项税额是运输费用总额(含税金额)乘以11%的抵扣率,计入原材料成本的金额为运输费用总额减去计算的应抵扣进项税额。
因此做进项税额转出时,要将计入原材料成本的金额先换算成全部的运输费用,再计算应转出的进项税额。2.79/(1-11%)就是计算全部的运输费用,再乘以11%就计算出应转出的进项税额。
参考资料:
参考资料:
十、已认证的发票作废了税局说做进项税额转出,该怎么做?
很简单,根据《增值税会计处理规定》,应借记“应交税费——待抵扣进项税额”科目,贷记“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科目。


- 相关评论
- 我要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