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抵退税额是什么意思?

纳税服务 2023-09-12 03:53 编辑:admin 294阅读

一、免抵退税额是什么意思?

出口货物退(免)税是在国际贸易业务中,对出口货物退还或免征在国内各生产环节和流转环节按税法规定缴纳的增值税和消费税,即对出口货物实行零税率。

(一)现行出口货物增值税的退(免)税方法有五种:

1、免、退税:即对出口销售环节增值部分免税,进项税额退税。

2、先征后退税:即先按出口货物离岸价征税,在单证齐全后予以退税。

3、免、抵、退税:即对出口销售环节增值部分免税,进项税额准予退税的部分从内销货物的应纳税额中抵扣,不足抵扣的部分实行退税。

4、免税:即对出口货物直接免征增值税和消费税。

5、免、抵税:即对本环节增值部分免税,进项税额准予抵扣的部分在内销货物的应纳税额中抵扣。

(二)出口货物退(免)消费税的方法:

免税:对有进出口经营权的生产企业自营或委托出口自产的属于应征消费税范围的货物,一律免征消费税。

退税:对外贸企业收购后出口的已征消费税的货物实行退税(全额退税)办法。

二、免抵退税与免抵税额有什么区别?

免抵退税:免是生产企业免交销项税额,抵是进项税额抵顶销项税额,退是抵顶有多的进项税额予以退税。免抵税额是当期应退税额在本期退税后多出的部分。

三、免抵退税办法不得抵扣的税额什么意思?

延展回答:比如你出口的产品征收的增值税税率是17%,退税率是15%,那么这两者的差额2%就是免抵退税办法不得抵扣的税额,需要做进项税额转出。

四、实际销项税额是什么?

(英文名:output VAT)是指增值税纳税人销售货物、加工修理修配劳务、服务、无形资产或者不动产,按照销售额和适用税率计算并向购买方收取的增值税税额。属于财务过程中的一个环节。

销项税额分为含税、不含税两种计算方法。

实际销项税额=当期销售额×适用税率

五、生产企业出口免抵退税明细表当期应退税额,汇总表里怎么变成了当期免抵退税额?

当期应退税额 是要退给企业的出口退税款免抵退税额(本该退回给企业的税额)与当期应退税额比较后有多出来,则作为免抵税额免抵退税额=当月单证收齐金额*退税率应退税额=留抵税额与当月免抵退税额中的数额小者免抵税额=免抵退税额-应退税额(如无应退税额则此数以0计)

六、实际销项税额怎么算出的?

  

1,实际销项税额=销项正数税额-销项负数税额-销项正废税额。   

2,实际销项税额就是当月实际发生的销项税,计算应纳增值税额的销项税。   

3,增值税纳税人销售货物和应交税劳务,按照销售额和适用税率计算并向购买方收取的增值税税额,此谓销项税额。

七、期末如果没有留抵,是否就没有免抵退税额?急呀?

错误免抵退税额=出口货物离岸价×外汇人民币牌价×出口货物退税率-免抵退税额抵减额  免抵退税额抵减额=免税购进原材料价格×出口货物退税率也就是说,免抵退税额跟期末留抵税额是没有直接关系的

八、外贸退税系统第九步免抵退税额不显示?

灰色是因为这些数据本来就是你不用管的,是最后系统会自动生成的。分析如下:

1、如果是其他地方出现了灰色区域,不能录入,那么下载最新税率库的时候,不要把文件保存到桌面,应直接保存到本地磁盘的根目录下。保存完毕后对文件进行解压缩,最后读入代码库文件。读入完毕后要设置"自用商品码"。否则可能会出现上述问题。

2、出口退税中货物明细录入后该怎样操作规程了出口 退税中货物明细录入后: 1)接着录入免抵退申报汇总表; 2)检查无误后把出口申报数据导出到U盘; 3)从系统打印出明细表及汇总表,与报关单、出口销售发票、核销单、运保费单据等纸质资料一起装订成册,连同U盘,一起交主管税务机关。外贸企业出口退税申报系统10.0版出口明细申报数据: 第1步:将出口退税申报系统数据备份,再装备份数据打成压缩文件; 第2步:在你的笔记本电脑下载出口退税申报系统,并同时安装; 第3步:将笔记本出口退税申报系统填写系统信息并初始化; 第4步:将压缩文件复制U盘,再通过笔记本外接设备复制到你笔记本的硬盘下(如无U盘,可以通过邮箱发送); 第5步:将备份数据导入到你的系统。

九、本期实际抵扣税额如何计算?

本期销项税额=6100,应抵扣税额合计=进项税额+上期留抵税额-进项税额转出-免抵退货物应退税额+按适用税率计算的纳税检查应补缴税额=1000+11000-0-0+0=12000,实际抵扣税额为本期销项税额与应抵扣税额两者之间较小数,则本例实际抵扣额为6100,本期应纳税额=销项税额-本期实际抵扣税额=6100-6100=0,则期末留抵税额=应抵扣税额合计-实际抵扣税额=12000-6100=5900。

十、如何理解税法中的“当期免抵退税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和“免抵退税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抵减额”的含义?

1、先说一下“免抵退税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

我国对出口货物实行出口免税政策,也就是税率为0。但实务中并不是真正的零税率,而是低税率。比如税率为17%,可实务中并不是按17%计算退税额,还有一个退税率13%,那另外4%就是应该要交纳的增值税,税法上称之为“免抵退税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

因为退税率总是小于征税率,所以退税率和征税率之间有一个差率,出口的销售收入乘以这个差率就是当期免抵退税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要做进项税转出。意思就是这部分税款不能抵减内销的销项税,也不能退税。计算公式为:

免抵退税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出口货物离岸价*外汇人民币牌价*(出口货物征税率-出口货物退税率)- 免抵退税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抵减额

2、“免抵退税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抵减额”故名思义,就是可以抵减“免抵退税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的税额。哪一部份的税额可以抵减“免抵退税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呢?

我国对进料加工的进口业务不征收进口环节的增值税和消费税。但这些进口料件的价值在料件复出口时已经包含出口销售额里了,在计算“免抵退税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时也就包含该部份的税额,所以必须扣减。故称为“免抵退税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抵减额”。计算公式为:

免抵退税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抵减额 = 进料加工免税进口料件的组成计算价格 * (征税率17% - 退税率13%)

免税购进原材料包括国内购进免税原材料和进料加工免税进口料件,其中进料加工免税进口料件的价格为组成计税价格。

国内购进免税原材料在国内没有负担过增值税,进料加工料件在进口时免征进口环节的增值税,由于都是免税的,不存在免抵退的计算问题,但由于用免税购进原材料生产的产品出口,是包括免税购进原材料的外销收入的,而计算免抵退不得免抵税额时,是直接以离岸价的外销收入按征退税率差计算,如果不减去免税购进原材料的外销收入,就会多计算免抵退不得免抵税额,这就是免抵退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的抵减额。其中进料加工料件是用组成价格。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相关评论
我要评论
点击我更换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