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税收厨具品牌网

主体与客体的区别?

121 2024-07-04 02:54

一、主体与客体的区别?

认识主体是指处于一定社会关系中从事实践和认识活动的人。主体的基本形式:①个人主体;②集团主体;③社会主体。

认识客体是指主体实践活动和认识活动所指向的一切对象。客体的基本形式:①自然客体;②社会客体;③精神客体。

认识主体和客体之间的关系包括:

①实践关系,即主体和客体之间的改造和被改造的关系。

②认识关系,即主体和客体之间的反映和被反映的关系。

③价值关系,即主体和客体之间的需要和满足的对应关系。

④审美关系,即主体和客体之间的欣赏和塑造的关系。

二、本体与主体、客体的区别?

区别

1、含义不同

本体,在西方哲学史上,一般地指世界本质、实体或存在体

主体是指具有思维能力、从事社会实践和认识的人;

客体是指实践和认识活动所指向的对象。主观指人的意识、精神,就是观察者为“主”,参与到被观察事物当中。此时,被观察事物的性质和规律随观察者的意愿不同而不同。

2、存在形式不同。

主体的存在形式可区分为个人主体、群体主体和人类整体主体。

个人主体是认识主体的基础和细胞,任何认识活动总是通过每个个人的认识活动去实现的。

3、变化趋势不同

处于客体的事物,当作用于某一具体事物出现或者具体到某一事物的时候,就会衍化为主体的形态,其它与之处于关系的物,就变成了客体。

处于主体的事物,在进行主体的客体层面分析于其它事物的关系面联系的时候,会在演示层面上表现为客体的形态,客体简单来说就是自己接触的但不属于自己的实体。

三、什么是主体与客体?

我写过一篇文章谈主客体关系或许可以解答你的问题。

近代哲学被称为“主体性哲学”,“主体”概念和主客体关系被置于非常醒目的位置。那么主体与客体(也即“对象”,客体和对象基本上是同一个概念,它们都是西文概念object的译名)的关系是一种什么样的关系呢?

去查阅词典和官方的哲学教科书,我们会看到,它们对主体和客体(对象)的“定义”大致上是这样的:

主体是有认识能力和实践能力的人,或者,是在社会实践中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人。

客体是实践和认识活动所指向的对象,是存在于主体之外的客观事物。

摘掉那些定语,我们会发现,主体就是人,客体就是人之外的客观事物。既然如此,那么好端端地为什么要分别给人和客观事物起那样的“别名”呢?起这样的别名并不是无事生非,而是为了标示出人与客观事物的一种关系。什么关系呢?按教科书的提法,就是认识和实践的关系。主体和客体是认识活动和实践活动中的人和客观事物,主体是认识和实践活动的承担者、实施者,或者说从事着认识和实践活动的人;客体是认识和实践活动所指向的作为目标的事物(对象)。在这里,认识和实践活动是关键,一个特定的人和一件特定的事物,如果没有一项认识或实践活动把它们联系在一起,它们就不是主体与客体的关系。

在主客体关系中加入“实践”,其实是“中国特色”,受到马克思实践哲学的影响。在西方,人们基本上是把主客体关系看作一种认识关系的。查查英语词典,它们对“主体”(subject)和“客体”(object)是这样解释的:

Subject: a thinking or feeling entity.(思考或感觉着的实体)

Object: a thing external to the thinking mind or subject.(思考着的心智或主体之外的事物)

这些释义都只与思想、感觉、心智活动有关。事实上,哪怕在我国的官方理论教科书里也基本上承认主体-客体是一对认识论概念,只不过它们古怪地把实践也归入认识论的旗下。这对概念是在认识论中提出的,也随着近代哲学的“认识论转向”而显赫起来,并因认识论的泛化而泛化。

用主体和客体(对象)来刻画典型的认识活动中人和ta所要认识的事物各自所处的位置是恰当的。在典型的认识活动中,人是从生活之流中停下来或者说抽身而出,把自己所要认识的事物放到自己的“对面”(所以,我一直觉得用“对象”来译object更合义),不带感情或者说悬置感情地、理性地观察它、“解剖”它、分析它,从而去确定关于它的事实和这些事实背后的机制。我们平常说的“理中客”(理性、中立、客观,不过经过缩写后的“理中客”像“公知”等语已逐渐失去了它本来的意思)就是一种典型的认识态度,也即主体对待客体(对象)的态度。打个比方,一个法医,解剖台上停放着ta亲人的尸体,ta还能冷静地只把它当作一具冰冷的尸体,解剖它、察验它,确定有关它死因的事实,并写出客观的尸检报告,这种解剖台上的冷静态度就是典型的认识态度,主体对客体的态度。当然,对于与自己无关的陌生人,我们容易以这样的态度进行认识,而当涉及的是亲人的时候,则很难如此冷静。所以,一般情况下,法医遇到自己的亲人变成尸体这样的情况时是要回避的,这不仅是出于对ta的不信任,也是出于对ta的理解和爱护。从这里,我们不难看出,认识态度,主体对客体的态度,其实是一种去关系化、去情感化的态度。说“去”也许过于强烈了,说“悬搁”可能更恰当,总之,认识主体必须尽可能努力地排除自己与客体的关系、自己对客体的情感态度对自己认识客体的影响(并把这种影响视为干扰)。

用主体-客体这对概念来描述的这种方式,我们一般称之为“理性”,康德更细地将其界定为“理论理性”或“知性”(与“实践理性”或“理性”对举)。狭义的认识活动,或者说典型的认识活动,就是以这种方式进行的活动。(广义的认识活动可涵盖至所有的精神活动、意识活动,本文只在狭义或者说典型意义上使用“认识”“认识活动”等语)这种主客二元对峙的认识活动最成功、最具典范意义的代表就是科学,尤其是其中的自然科学。自然科学的对象本来也相对容易让研究主体悬搁与它们的关系或对它们的感情(因为,从某种意义上看,人与自然本来就是“无关系”的),所以,它成了最有成就的对象性之知。社会科学也极力模仿自然科学,贯彻主客对峙的“理论理性”,尽管他们研究的是一个有情有感有知的世界,但一个合格的社会科学学者却必须只把连同着感情、观念的世界当作一个客体(对象),“冷面无情”地处理它。

近代科学的繁荣以及它对我们的生活和世界的巨大改变都体现了上述这种主客体对峙式的的认识模式的巨大优越性,但任其再优越,它都有自己的局限,有自己难以逾越的边界。可是,主客体这套理解模式,也许是由于其成功让人产生路径依赖,也许是由于其自身结构特点的简洁、明晰自带着诱惑力,它被人们广泛地“套用”到了各种人类活动中去,这就造成了很多误导。比如,前已提及,我国官方理论由于受马克思哲学的影响,在主客关系中增入了实践因素。可是,这非但没有破除主客二元概念框架的局限性,反而弄坏了“实践”概念,主体-客体这个概念框架原是为阐发认识活动而设的,你要把实践套在这个概念框架上,只能削足适履,把对实践的理解认识化。进而得出“在实践中认识”“在认识的指导下实践”之类似是而非的说法。这类说法之所以看着“似是”,是因为它把一切需要“动手”的活动都归入“实践”,那么,当然只能“在实践中认识”了,除了纯粹的观察,几乎任何认识活动都有需要操作的部分,比如解剖、实验,极端地说,甚至纯粹的观察,还要走过去,凑近身去看,这一系列动作也可以按那样的逻辑解释为“实践”。如果这套话语仅满足于这样使用“实践”倒也罢了,转头它又把“实践”用到了政治、艺术、革命等完全不是一回事的东西上,却假装他们没什么差别,都是一个概念。再如,它把一切心智的东西都叫“认识”,那么,任何实践当然都有“认识的指导”,游个泳也是有“知”的,会游泳的人当然有着不会游泳的人所没有的“知”,一种具身性的知,可是游泳的主体是人这挺清楚的,游泳的客体是什么呢?水吗?你非把游泳的知叫“认识”也没问题,但你把这种“认识”和主客结构的对象性认识混为一谈,统称为“认识”,然后把对具身性的“认识”说得通的结论,推演到整个包含了对象性认识的、大的“认识”概念,笼统地说“认识指导实践”,仿佛这句话同样适用于对象性认识,这合适吗?“宇宙爆炸三分钟之后,宇宙的温度大概是11℃”,这个认识(对象性的认识)指导什么实践呢?

更严重的是,主客二元模式的泛用会使人们对各种人类活动的理解拟认识化,而当你接受了各种人类活动都是那样的,你也就遗忘了人的生活的本然状态。人生活的本然状态应怎么理解呢?我愿试借海德格尔的一对概念来加以说明:Zuhandenheit(上手状态)和Vorhandenheit(现成状态)。人本来并不专意去认识什么,ta只是生活着,在生活中与各种各样的事物打交道,打交道的过程中这些与之打交道的事物与ta浑融一体,成为ta的用具-上手事物,而在这种打交道的过程中ta对上手事物有最本真的知,这就是所谓的“上手状态”,它是生活的本然状态。只有当人为了特定的目的(这种目的也往往是人在上手状态中遇到问题才产生的),中止与事物打交道,不再把事物当成上手的用具而将之摆放到对面,成为自己的对象,然后去观察、测量、验探,这时候,人才转入“现成状态”。海德格尔举了一个锤子的例子很生动地解说这一区分。这个例子大致上是这样的:我在用锤子钉钉子的时候,我没有特意去认识它,没有盯着它看,没有衡量它等,却能在使用中获得对锤子最本真的知,它是重是轻、顺手与否等,我与它融为一体,它好像长在我身上,是我的一部分,这叫“上手状态”;只有当出现了某种状况,比如,这把锤子用得不顺手了、松了、不好用了、出了问题了,这时我才会停下来,而把它当作一个对象,端详它、察看它,把它拆开、认识它,这时,就转入了“现成状态”。显然,“上手状态”才是本然状态,“现成状态”是一种特殊状态。应该不难看出,主客对峙模式的认识活动正是一种标准的“现成状态”。认识活动当然是十分必要且重要的,但将认识活动中的主客二元模式泛化,类推于各种人类活动,则深深遮蔽了生活的本然面貌,带来诸多误解,不可不察也。

四、客体与主体,客观与主观的区别?举例子?

一、范畴含义

1、主体是指处于一定社会关系中从事实践和认识活动的人。

主体的基本形式:①个人主体;②集团主体;③社会主体。

主体的特性:①自然属性;②社会属性;③意识属性。

2、认识客体是指主体实践活动和认识活动所指向的一切对象。

客体的基本形式:①自然客体;②社会客体;③精神客体。

客体的特性:①实践对象性;②先在独立性;③可知无限性。

3、主观是指个人的精神世界。

主观是指人的意识,是主体具有的一种特殊属性。

主观这一范畴和意识范畴完全等价,也就是说他们的外延是相同的。

4、客观是指认识的对象。

客观相对于人的意识而言的外部世界,既包括物质也包括精神客体。

客观这一范畴和物质范畴是不等价的,也就是说它们的外延是不同的,凡是人们认识到的物质形态都属于客观的范畴;他人的意识一旦成为我们的认识对象,这些意识也就具有了客观的属性,因为我们不能否认他人意识的存在,我们只能通过思想工作来改变他人的观点。

二、区别联系

1、主体包括肉体和心灵;主观是主体的一部分即心灵部分。

2、客体和客观对应概念不同,客体和主体相对应,客观和主观相对应。关于客体和客观的外延关系有两种看法:①外延相同,因为两者都指认识对象;②外延不同,客体只是客观世界的一部分。

五、主体与客体之间的关系?

主体和客体是认识论的一对基本范畴。

主体指认识者,即在社会实践中认识和改造世界的人。人生活在各种社会关系中,认识和改造世界的活动都是在一定社会关系中进行。人作为认识主体,既可以个体面貌出现,也可以群体一员面貌出现,还可以人类整体一员面貌出现。因此,主体的存在形式可区分为个人主体、群体主体和人类整体主体。个人主体是认识主体的基础和细胞,任何认识活动总是通过每个个人的认识活动去实现的。

人类整体主体,是将整个人类作为认识主体,人对整个客观世界的认识,是实现于整个人类的不断延续过程中的。主体的基本特征是能动性和创造性。

客体指被认识者,是与主体相对应的客观事物、外部世界,是主体认识和改造的一切对象。原则上说,一切客观存在的事物都可以成为人类认识和改造的对象。但在一定历史条件下,作为人们认识和改造的对象,只能是物质世界的一部分,即只有进入人的认识和实践活动范围,同主体进行物质、能量和信息交换的那部分事物,才是现实的客体和对象。

客体主要包括自然客体和社会客体。人既是主体,又是客体。客体的基本属性是客观性和对象性。

六、客体主体化和主体客体化的例子?

客体主体化:指客体从客观对象的存在形式转化为主体生命结构的一部分。举个例子来说的话,你暑期下乡调研,获得了很多新的认识与想法。在这个情境中,调研就是客体,你是主体,你产生了新的认识和想法的过程就是客体主体化。

 主体客体化:人通过实践使自己本质力量转化为对象物。例如,你利用你所学的知识,发明了一种新的高科技产品。你是主体,高科技产品是客体,你利用知识发明高科技产品的过程就是主体客体化。 

七、主体客体和客体主体化的双向运动?

主体和客体的相互作用:

⑴、主体客体化:指人通过实践使自己的本质力量转化为对象物。

⑵、客体主体化:

⒈指客体从客观对象的存在形式转化为主体生命结构的因素或主体本质为量的因素,客体失去对象化的形式,变成主体的一部分;

⒉人通过实践活动,产生新的意识,也是客体主体化的一种表现。借别人的例子你是主体,面包是客体,你在做面包的时候,,面包的美味凝结了你辛勤的劳动,这是生产中的主体客体化你是主体,知识是客体,你在知识的浩瀚汪洋中探索,为人类知识的积累贡献了青春与汗水,这是在实践中的主体客体化

八、联结主体与客体的中介环节?

答:实践是联结主体与客体的中介环节。因为事实上客体是通过实践决定主体的,而主体又是通过实践反作用客体的。也就是说,在实践的基础上,主体和客体才能达到辫证的统一。

九、犯罪主体与客体的通俗解释?

犯罪的主体是指犯罪的违法人员,犯罪的客体是指侵犯对象。犯罪的客体包括案件发生后的自然人、公司、企业、事业单位等,构成侵害的主体都是案件的犯罪客体。犯罪人员应该根据犯罪情况,赔偿犯罪客体的实际损失。

十、主体我和客体我的区别?

回答这个问题前,咱们先看一下主体和客体这两个词的定义。

主体:指实践活动和认识活动的承担者;

客体:指主体实践活动和认识活动的对象,即同认识主体相对立的外部世界。

那么这两个词再加上一个“我”——主体我、客体我,又是什么意思呢?这让我想起了美国心理学家威廉·詹姆斯的心理学理论中的一些观点:

他指出自我区分为“被‘认知的客体’或称‘经验的我’”和“认知的主体又称自我”。经验的我包括所有一切个人可以称为是属于他的全部东西。他认为自我是由三部份组成:物质自我、社会自我和精神自我,这三者是一种非常复杂的关系。而对于这些的探讨分析可在他的著作《心理学原理》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