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建筑企业资质管理规定?
第一条 为了加强对建筑活动的监督管理,维护建筑市场秩序,保证建设工程质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申请建筑业企业资质,实施对建筑业企业资质管理,适用本规定。
本规定所称建筑业企业,是指从事土木工程、建筑工程、线路管道设备安装工程、装修工程的新建、扩建、改建活动的企业。
第三条 建筑业企业应当按照其拥有的注册资本、净资产、专业技术人员、技术装备和已完成的建筑工程业绩等资质条件申请资质,经审查合格,取得相应等级的资质证书后,方可在其资质等级许可的范围内从事建筑活动。
第四条 国务院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全国建筑业企业资质的归口管理工作。国务院铁道、交通、水利、信息产业、民航等有关部门配合国务院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实施相关资质类别建筑业企业资质的管理工作。
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建筑业企业资质的归口管理工作。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交通、水利、通信等有关部门配合同级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实施相关资质类别建筑业企业资质的管理工作。
二、建筑企业查账征收的规定?
建筑企业查账征收必须会计制度健全,核算准确。
三、建筑企业工资支付有何规定?
根据《省工资支付条例》、《关于进一步规范建筑施工企业工资支付行为的通知》等规定: 建筑业企业必须依法按时足额支付农民工工资,不得拖欠或克扣,不得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企业应当按照约定的标准和日期按月将工资直接发放给农民工本人。经与职工协商实行分批支付工资的,应当依法每月预付工资,预付工资不得低于建设工程项目所在地最低工资标准。每半年至少结算一次工资并付清,第二年1月10日前结算并付清上年度全部工资余额,不能按期结算并付清的按照拖欠职工工资处理。建筑施工企业在承担工期不足一个月的一次性施工任务时,应当在施工任务完成后三个工作日内按实际完成工作量结算并付清职工工资。建筑施工企业与职工终止或者解除劳动合同,应当在劳动合同终止或者解除之日起两个工作日内结算并付清工资。推广由总承包企业或直接承包工程的专业承包企业将劳务费中的职工工资直接打入银行农民工工工资账户并由银行按时代发工资的办法,严禁将工资发放给“包工头”或其他不具备用工主体资格的组织和个人。建筑施工企业按月编制劳动考勤和工资支付书面记录,如实载明职工出勤和工资支付单位、支付时间、支付对象、支付数额等情况,经职工本人确认后保存两年以上备查,同时逐月向职工个人提供工资清单。总承包企业或直接承包工程的专业承包企业对所承包工程的农民工工资支付负总责。劳务分包企业发生职工工资拖欠的,人力资源社会保障或住房城乡建设部门可以责令由总承包企业、直接承包工程的专业承包企业先行垫付职工工资,先行垫付的数额以未结清的工资款为限。
四、2023建筑企业资质改革规定?
截至目前,尚未有明确的2023年建筑企业资质改革规定出台。但是,根据建筑行业发展的趋势和前瞻性规划,可以预见到一些可能的改革方向。
比如,在建筑企业资质认证方面,可能会逐步采用技术手段,实现全流程线上化管理,加强对企业实际业绩和信誉的审查,提高认证和评价的客观性和有效性。
同时,还可能会有更为严格的安全和质量管理要求,对资质等级的划分也可能会有所调整,以适应建筑市场竞争的变化。总之,2023年建筑企业资质改革规定将逐步出台,建筑企业应密切关注政策动向,积极应对,提高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迎接挑战和机遇。
五、建筑企业资质承包范围新规定?
建筑企业资质承包范围的新规定:
建筑企业资质标准及承包范围
建筑⼯程施⼯总承包资质分为特级、⼀级、⼆级、三级。
⼀级资质标准:
1、企业资产:
净资产 1 亿元以上。
2、企业主要⼈员:
1)技术负责⼈具有 10 年以上从事⼯程施⼯技术管理⼯作经历,且具有结构专业⾼级职称
3、企业⼯程业绩:
近 5 年承担过下列 4 类中的 2 类⼯程的施⼯总承包或主体⼯程承包,⼯程质量合格。
1)地上 25 层以上的民⽤建筑⼯程 1 项或地上18-24 层的民⽤建筑⼯程 2 项;
2)⾼度 100 ⽶以上的构筑物⼯程 1 项或⾼度 80-100 ⽶(不含)的构筑物⼯程 2 项;
3)建筑⾯积 12万平⽅⽶以上的建筑⼯程 1 项或建筑⾯积 10万平⽅⽶以上建筑⼯程 2 项;
4)钢筋混凝⼟结构单跨 30 ⽶以上(或
钢结构单跨 36 ⽶以上)的建筑⼯程 1 项或钢筋混凝⼟结构单跨27-30 ⽶(不含)(或钢结构单跨30—36⽶(不含))的建筑⼯程 2 项。
⼆级资质标准:
1、企业资产:
净资产 4000 万元以上。
2、企业主要⼈员:
1)技术负责⼈具有 8 年以上从事⼯程施⼯技术管理⼯作经历,且具有结构专业⾼级职称或建筑⼯程专业⼀级注册建造师执业资格
3、企业⼯程业绩:
近 5 年承担过下列 4 类中的 2 类⼯程的施⼯总承包或主体⼯程承包,⼯程质量合格。
1)地上 12 层以上的民⽤建筑⼯程 1 项或地上8--11层的民⽤建筑⼯程 2 项;
2)⾼度50⽶以上的构筑物⼯程1项或⾼度35--50⽶(不含)的构筑物⼯程 2 项;
3)建筑⾯积 6万平⽅⽶以上的建筑⼯程 1 项或建筑⾯积 5万平⽅⽶以上的建筑⼯程 2 项;
4)钢筋混凝⼟结构单跨 21 ⽶以上(或钢结构单跨 24 ⽶以上)的建筑⼯程 1 项或钢筋混凝⼟结构单18--21 ⽶(不含)(或钢结构单跨21—24⽶(不含))的建筑⼯程 2 项。
三级资质标准:
1、企业资产:
净资产 800 万元以上。
2、企业主要⼈员:
(1)建筑⼯程、机电⼯程专业注册建造师合计不少于 5 ⼈,其中建筑⼯程专业注册建造师不少于 4 ⼈。
(2)技术负责⼈具有 5 年以上从事⼯程施⼯技术管理⼯作经历,且具有结构专业中级以上职称或建筑⼯程专业注册建造师执业资格;建筑⼯程相关专业中级以上职称⼈员不少于 6 ⼈,且结构、给排⽔、电⽓等专业齐全。
(3)经考核或培训合格的中级⼯以上技术⼯⼈不少于 30 ⼈。
(4)技术负责⼈(或注册建造师)主持完成过本类别资质⼆级以上标准要求的⼯程业绩不少于 2 项。
3、承包⼯程范围:
⼀级资质:可承担单项合同额 3000 万
元以上的下列建筑⼯程的施⼯:
(1)⾼度 200 ⽶以下的⼯业、民⽤建筑⼯程;
(2)⾼度 240 ⽶以下的构筑物⼯程。
⼆级资质:可承担下列建筑⼯程的施⼯:
(1)⾼度 100 ⽶以下的⼯业、民⽤建筑⼯程;
(2)⾼度 120 ⽶以下的构筑物⼯程;
(3)建筑⾯积 15万平⽅⽶以下的建筑⼯程;
(4)单跨跨度 39 ⽶以下的建筑⼯程。
三级资质:可承担下列建筑⼯程的施⼯:
(1)⾼度 50 ⽶以下的⼯业、民⽤建筑⼯程;
(2)⾼度 70 ⽶以下的构筑物⼯程;
(3)建筑⾯积 8万平⽅⽶以下的建筑⼯程;
(4)单跨跨度 27 ⽶以下的建筑⼯程。
注:1.建筑⼯程是指各类结构形式的民⽤建筑⼯程、⼯业建筑⼯程、构筑物⼯程以及相配套的道路、通信、管⽹管线等设施⼯程。⼯程内容包括地基与基础
、主体结构、建筑屋⾯、装修装饰、建筑幕墙、附建⼈防⼯程以及给⽔排⽔及供暖、通风与空调、电⽓、消防、防雷等配套⼯程。
2.建筑⼯程相关专业职称包括结构、电⽓等专业职称。
3.单项合同额 3000 万元以下且超出建筑⼯程施⼯总承包⼆级资质承包⼯程范围的建筑⼯程的施⼯,应由建筑⼯程施⼯总承包⼀级资质企业承担。
六、建筑施工企业安全许可证管理规定?
国家对建筑施工企业实行安全生产许可制度。
建筑施工企业未取得安全生产许可证的,不得从事建筑施工活动。
建筑施工企业取得安全生产许可证,应当具备下列安全生产条件:
(一)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制定完备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
(二)保证本单位安全生产条件所需资金的投入;
(三)设置安全生产管理机构,按照国家有关规定配备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
(四)主要负责人、项目负责人、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经建设主管部门或者其他有关部门考核合格;
(五)特种作业人员经有关业务主管部门考核合格,取得特种作业操作资格证书;
(六)管理人员和作业人员每年至少进行一次安全生产教育培训并考核合格;
(七)依法参加工伤保险,依法为施工现场从事危险作业的人员办理意外伤害保险,为从业人员交纳保险费;
(八)施工现场的办公、生活区及作业场所和安全防护用具、机械设备、施工机具及配件符合有关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标准和规程的要求;
(九)有职业危害防治措施,并为作业人员配备符合国家标准或者行业标准的安全防护用具和安全防护服装;
(十)有对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及施工现场易发生重大事故的部位、环节的预防、监控措施和应急预案;
(十一)有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应急救援组织或者应急救援人员,配备必要的应急救援器材、设备;
(十二)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条件。
七、钢材经营企业营业税是多少?
1、营业税;2、契税;3、开发商的企业所得税;4、建筑企业的营业税;4、建筑企业的企业所得税;5、所有建筑材料包括钢材、水泥、砖瓦的增值税;6、建材生产企业的企业所得税;7、所有设备比如电梯、消防设备的增值税;8、所有设备生产企业的企业所得税;9、土地交易的营业税;10、土地的契税;11、所有运输建筑材料的企业的营业税;12、所有安装企业的营业税;13、所有安装企业的企业所得税;14、所有设计、勘探企业的营业税;15所有设计、勘探企业的企业所得税;16、电力、自来水、天然气、供暖的企业的有关税金;17、上述企业的个人所得税;18、所有合同的印花税。
企业的个人所得税
八、建筑企业,建筑工程企业,建筑服务企业,建筑安装企业,有何区别?
建筑企业、建筑工程企业、 建筑安装企业是一个样,是建筑生产的企业;建筑服务企业 则不是生产企业,如招投标代理公司、监理公司、建筑设计公司、设备租赁公司等等。
它们不‘吃进’原材料,不令材料成型并增值。
九、建筑行业营业税金及附加
下面是一个为您带来的专业博客文章,讨论建筑行业营业税金及附加。希望对您有所帮助。建筑行业营业税金及附加: 了解税收规定,优化财务管理
在建筑行业中,对于税收规定的了解是非常重要的。合理规划和管理营业税金及附加可以帮助建筑公司降低成本、提高效益,并确保合规经营。
营业税是指企业按营业收入的一定比例缴纳的税款,而营业税的附加是指在营业税基础上增加了附加税款。
普通营业税及附加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营业税法》,建筑业纳税人应当根据合同约定的收入款项计算纳税金额,纳税比例可以根据纳税人所在地区的地方规定而有所不同。
此外,根据《营业税附加法》,建筑行业纳税人还需要缴纳营业税的附加。这些附加税种包括教育费附加、地方教育费附加、水利建设基金等。
需要注意的是,根据中国税务局的要求,建筑行业纳税人应当按照规定的时间、按期缴纳税款。未按时缴纳税款将会面临相应的罚款和滞纳金。
优化财务管理,降低税款负担
对于建筑行业企业来说,优化财务管理可以帮助降低税款负担,提高效益。以下是一些可以考虑的策略:
合理规划项目结算方式
建筑项目的结算方式有很多种,如固定总价、固定单价、成本加酬金等。不同的结算方式会对纳税金额产生影响。建筑行业企业应根据具体情况合理选择结算方式,以降低纳税负担。
合规避税,避免税务风险
合规避税是指依法合理地采取措施,避免不必要的税款。建筑行业企业应确保自身业务操作符合相关法规,避免出现涉嫌逃税等税务风险。
准确计算税前扣除项目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企业可以在计算纳税金额前扣除一些项目,如合理的费用、损失等。建筑行业企业应确保准确计算并合理利用这些税前扣除项目,以降低企业的纳税金额。
合理利用税收优惠政策
中国政府对于鼓励和支持建筑行业发展有一系列的税收优惠政策。建筑行业企业应积极了解并合理利用这些政策,以降低纳税负担。
税务咨询与专业服务
对于建筑行业企业而言,税务咨询和专业服务可以提供全方位的税务支持和建议。税务专业人士可以帮助企业了解和满足各项税收规定,并为企业提供合理的税务规划和优化方案。
建筑行业企业可以选择与有经验的税务咨询公司合作,以确保自身在税务方面的合规性,并降低税款负担。这些专业公司可以根据企业的具体情况,提供量身定制的服务,帮助企业实现税务优化和财务管理的双赢局面。
结论
在建筑行业中,营业税金及附加对于企业的财务管理至关重要。了解税收规定、优化财务管理、合规避税和合理利用税收优惠政策都是建筑行业企业降低税款负担、提高效益的关键。
与此同时,与专业的税务咨询公司合作,获取专业的税务服务和支持也是为建筑行业企业实现税务优化的重要途径。
建筑行业企业应注重税务管理,合规经营,并根据企业的具体情况,制定合理的税务规划和优化策略。通过合理规划和管理营业税金及附加,建筑行业企业可以有效降低税款负担,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和盈利能力。
十、建筑业企业资质管理规定实施细则?
建筑企业可根据自身实力和技术能力申请相应资质,并过在资质使用过程中自身实力和技术能力得到提高后申请高一级资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