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企业所得税厨具品牌网

虾苗养殖技术?

286 2024-10-15 21:08

一、虾苗养殖技术?

养殖技术

1、饲喂

(1)早期

①早期的食物以泼洒的豆浆以及肥水所培育出的浮游生物为主。

②当育苗池中出现溞状幼体上下游动时,每天上午8-9点和下午4-5点,分别泼洒一次豆浆,日泼洒量为2-4kg/亩,连续泼洒3-5天。

③如果池塘肥水工作十分到位,水中的浮游生物十分丰富,或气压比较低的时候,减少豆浆的泼洒量。反之,增加豆浆的泼洒量。

(2)中后期

①15-20天左右,当幼体沿着塘埂四周游动时,投喂粉状配合饲料。30-40天左右,开始投喂粉碎的颗粒饲料。

②日投喂量为虾苗体重的6-10%左右。

③每天上午8-9点和下午5-6点分别投喂一次,其中上午的投喂量占日投喂量的三分之一左右。

2、管理

(1)及时巡查池塘,当池塘中的氧气溶解量不足(低于5mg/L)或天气闷热、雷阵雨的时候,及时打开增氧机进行增氧。

(2)定期将池塘水面上的漂浮物捞出。

(3)池塘水体的透明度控制在20-35cm左右。如果水质过浓,加注新水。如果水质过清,每亩池塘追施50-100kg腐熟农家肥,进行肥水。

(4)水体ph控制在7.5-8.5之间。

(5)育苗期间,每隔7-10天泼洒一次EM、芽孢杆菌等微生态制剂,同时拌料投喂维生素C、免疫多糖、多维等营养保健药物,增强虾苗的活性。

(6)45-55天左右,当虾苗体长达到1.5-2cm左右,喜欢在池塘埂四周集群平游和逆流游动时,即可捕捞,进行出售。

培育

1、挑选亲虾

亲虾要求外表无损伤,大小规格整齐,体长约为4.5-5cm左右,雌雄比例约为3-4:1。

2、池塘条件

(1)池塘东西走向,长宽比为3-4:1,水深约为1-1.2m左右,坡度比为1:3-4,池底淤泥层厚度不超过15cm。

(2)水体氧气溶解量在5mg/L以上,ph值在7-8.5之间,同时在进、排水口处设置60-80目网片。

3、肥水

当虾卵由暗绿色或灰褐色变成透明或灰白色,胚胎出现黑色眼点时,进行肥水。每亩地施加100-200kg腐熟有机肥(若为新塘,需施加1-2kg氮磷复合肥),同时加入0.25kg的EM菌或芽孢杆菌微生态制剂。

4、饲喂

亲虾主要投喂配合饲料,同时搭配投喂鲜活动物饲料,日投喂量分别为亲虾体重的2-5%,5-8%。

5、产卵孵化

当池水水温在18℃以上时,亲虾开始交配产卵。孵化期间,定期加注新水。20-25天过后,虾卵开始孵化。等到80%抱卵虾孵化出幼体后,将亲虾捕捞出来进行出售,而幼虾转入虾苗培育阶段。

二、虾苗养殖方法?

虾苗的养殖是比较简单,先把池塘整好后,水不要过深,四周要做好防护防逃,池内要做好进出水的设施,另外在池内要种适当的水草,也需要充足的光照,长期要保持池水的质量,这样就可以有理想的收获。

三、为什么鱼苗没有虾苗好卖?

因为鱼苗不好养。虾苗好养还好卖。卖的又贵。

四、淡水虾苗养殖方法?

方法如下:

1. 选址:选择一个水质清新、水温适宜、虾类生长需要的养殖区域。

2. 池塘设计:根据虾苗的数量和养殖目的,设计合适的池塘大小和深度。池塘底质要求平坦,池塘四周设置防逃设施。

3. 水质管理:保持水质清新,养殖过程中定期更换水,水质符合虾类生长需要。

4. 饲料管理:采用适宜的饲料,定期添加抗生素等药物,防止疾病发生。

5. 虾苗管理:定期观察虾苗生长情况,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处理。

6. 防逃管理:设置防逃设施,防止虾苗逃逸。

7. 收获:虾苗长到1.5厘米左右时,选择晴天收获。

五、虾苗养殖方法大全?

(1)池塘条件

放苗前先进水,用20ppm万消灵浸没池底进行消毒。24小时后继续进水达70厘米(均经80目筛网过滤),并施肥繁殖基础饲料。投苗前两天,用1ppm二氧化氯消毒水体。

(2)苗种放养方法

当水温达到20℃时可以放养虾苗,选择有光泽无病菌0-8-1.0厘米优质虾苗,放养密度掌握在4.5万-5.5万尾/亩。放养的点应分布在周边浅水区,避免虾苗过度集中。

(3)虾苗饵料及投喂要点

①饵料品种全部使用对虾专用饵料。

②每池设置饵料检查台2个,其上放料占投饵量的2%-3%,以检查对虾摄食情况。投饵量根据虾的摄食情况,通过确定饵料台检查时间来确定。前15天以下次投饵前吃完为准,15-30天以3小时吃完为准,1个月后以1小时左右吃完为准。一般投饵白天偏少,晚上偏多。

③投料次数为前15天每天2次,15-30天每天3次,1个月后每天4次。

④投料位置为前25天全池投,以后沿池四周投。

(4)水质管理要求

水质管理通过定期测定ph值、水温、氨氮、溶解氧等理化因子,使之保持在适当范围内,保持虾池水质肥、活。添换水方面前期主要是添水,中期少量换水、后期加大换水量,但每天最大换水量不得超过30%。每隔10-20天施用一次生物菌,促使水中有益微生物形成优势种群,维持藻相,抑制其他有害病菌繁殖,增加溶氧量。还要定期泼洒熟石灰、沸石粉等水质、底质改良剂,缓冲ph值,促进单细胞藻类的生长,净化水质和底质。

(5)虾苗防病措施

定期用三氯片剂、二氧化氯、聚维酮碘进行水体消毒,适时投喂氟苯尼考、三黄粉等药饵防治虾病。

六、虾苗养殖累吗?

累。

虾苗养殖是一项非常辛苦的工作,特别是海虾养殖,常年吃住都要在海上,还要日夜持续关注天气和虾子的生长情况。

同时,虾苗养殖也是一项技术工作,从养殖地选址,虾苗选择,到后期的养殖,每一环节都会有各种问题,比如水域污染、虾苗感染等紧急情况,如果没专业的养殖技术和经验,是很难应对这些问题的,这也是每年一大批养殖户赔本的原因。

七、虾苗脱壳养殖方法?

包括:

1. 营造良好的水环境,保持水质清新、溶氧充足;

2. 提供营养丰富的饲料,以满足虾苗的生长发育需求;

3. 定期观察虾苗的生长情况,及时调整养殖密度;

4. 确保充足的脱壳空间和安全的环境,避免自相残杀;

5. 投喂适量的诱食剂,增强虾苗的体质和抗病能力。

八、稻田虾苗养殖方法?

稻田虾苗养殖是一个需要细心管理的过程,以下是一些关键的养殖方法:

池塘建设:池塘的大小和形状应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规划,一般每40亩的虾池挖3-4米宽的环形沟,沟深2米,田埂要有3-4米宽,平台到田埂面的高要达1.8米高,以保证满水位时田里有1.5米深水。

清塘与消毒:放虾前半个月每亩用茶粕40-50斤清塘,以去除池塘中的有害生物。之后,用生石灰带水消毒,每亩用20KG左右,如果是老化池底,可以加大量到75kg一亩左右。

水质管理:稻田的水质要清澈,并保持一定的水深,一般控制在30-50厘米左右。同时,要确保水源充足,水质无污染,并且能方便地进行排灌。

育苗与放养:选用健壮的稻苗进行育苗,并在稻苗长到4-6叶时移植到稻田中。选择健康强壮的虾苗进行放养,避免病虾的带入。一般每亩养殖1000-1500尾虾苗。在3月-4月中旬投放虾苗,规格为140-300尾/千克。

饲料投喂:根据虾的生长情况,合理投喂优质饲料。一般每天喂食2-3次,每次喂食量不宜过多。小龙虾食性杂,可投喂植物性或动物性饵料,小杂鱼应切碎后投喂。养殖前期投喂量为体重的1-2%,5月中旬后投喂量为3%。

病害防治:及时做好病虫害的防治工作,可以使用生物防治和化学药物相结合的方法,保持养殖环境的健康。同时,要注意避免选择过浅或过深的水域,以及长时间水位波动较大的地方。

日常管理:加强水质调控、水草养护、饲料投喂和病害防治等工作。在九月至十一月这段时间,稻田里面的地水位最好能保持在42厘米左右,一般都是以田里的沟边能露出来它最高处的梗为准的。

通过以上步骤,您可以有效地进行稻田虾苗的养殖。不过请注意,具体的养殖方法可能因地区、气候等因素而有所不同,建议您在养殖前咨询当地的养殖专家或农业技术人员。

九、养殖虾苗病原体检测费用预估要多少钱?

这个看当地的价格吧。养殖对虾主要还是要做好疾病预防,像虹彩病毒,白斑病都是比较严重的,发病快,发病急,治疗难度大,很多养殖户遇到都放弃治疗了,因此要做好疾病预防工作。

十、虾塘每苗配青鱼苗多少

虾塘每苗配青鱼苗多少?

虾塘养殖是一种常见的水产养殖方式,通过人工养殖和定期投喂,可以获得高品质的虾类产品。在虾塘的管理中,选择合适的配鱼苗是十分重要的一步。虾塘每苗配青鱼苗的数量有一定的规定,下面我们来详细了解一下。

根据经验,虾塘应该每苗配一定数量的青鱼苗。这是因为青鱼是虾类的天然食物,可以帮助虾类生长快速且健康。一般来说,每苗应该配备3至5只青鱼苗。这一比例可以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调整,比如虾苗的品种、生长周期和水质状况等。

虾塘每苗配青鱼苗的数量还需要考虑虾塘的面积和深度。如果虾塘较大且水深较深,可以适当增加每苗配备的青鱼苗数量。这是因为虾类需要大量的天然食物来获取足够的营养,以支持它们的生长和发育。

另外,虾塘每苗配青鱼苗的数量也与虾塘的养殖密度有关。如果虾塘的密度较高,虾类的竞争会更加激烈,每苗配备的青鱼苗数量应该相对增加。通过增加青鱼苗的数量,可以提供更多的食物来源,减少虾类之间的竞争,从而促进虾类的健康生长。

在虾塘养殖中,每苗配备的青鱼苗数量也需要注意适度。如果每苗配备的青鱼苗数量过多,虾类和青鱼之间的竞争会过于激烈,导致虾苗生长缓慢甚至死亡。因此,在确定具体数量时,需要充分考虑虾类的需求和虾塘的实际情况。

除了每苗配备的青鱼苗数量,还需要注意青鱼苗的来源和质量。选择健康的青鱼苗是虾塘养殖成功的关键之一。合理的购买渠道和供应商可以保证青鱼苗的质量和健康状况。同时,定期检查和维护虾塘的水质也是必不可少的,以确保虾类和青鱼都能够生活在理想的环境中。

总而言之,虾塘每苗配青鱼苗的数量应该根据虾塘的面积、深度和养殖密度等因素来确定。合理的配备数量可以帮助虾类获取足够的食物,促进它们的健康生长。同时,选择健康的青鱼苗和保持良好的水质是成功养殖虾类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