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参考系简单易懂解释?
参照系
物理学名词之一
参照系,又称参照物,物理学名词,指研究物体运动时所选定的参照物体或彼此不作相对运动的物体系。根据牛顿力学定律在参考系中是否成立这一点,可把参考系分为惯性系和非惯性系两类。
基本信息
中文名 参照系
外文名 frameofreference
别名 参考系、参照物
分类
惯性系、非惯性系
二、如何简单易懂的解释半波损失?
半波损失指的是波从波疏介质射向波密介质时,在反射过程中产生的 的相位跃变。光是一种电磁波,因此在光学中,就是指光从光疏介质射向光密介质时反射过程中的相位跃变。在英文语境下,往往更多地使用相位跃变(phase change),而较少使用半波损失(half-wavelength loss)。在薄膜干涉中,半波损失其实是一个重要的物理问题。但是考虑到学生接受程度的问题,无论是人教版高中物理教材还是粤教版高中物理教材,都回避了这个问题。由于半波损失的存在,导致部分薄膜干涉,例如肥皂膜干涉、劈尖干涉,其明暗条纹的产生条件与双缝干涉相反。如果不提半波损失,那么如何在不犯知识性错误的前提下将问题讲清楚就成为了一个难题。而如果要讲半波损失,考虑到半波损失本身的物理过程极为复杂,讲到什么程度以及如何讲清楚就成为了另一个难题。我个人的观点是——讲。明确指出半波损失这一物理过程之后,再分析薄膜干涉中明暗条纹的产生条件,然后基于此分析明暗条纹在不同条件下的疏密变化,这个逻辑过程将十分清楚且流畅。于是摆在面前的问题就变成了“讲到什么程度以及如何讲清楚了”,我将从以下方面详细论述这个问题。
一、什么是半波损失
既然半波损失的本质是“ 的相位跃变”,那什么是“ 的相位跃变”呢?现有两质点(质点1和质点2)的振动方程分别为 和 。如果这两个质点的振动曲线分别如图1-a中实线和虚线所示,那么 和 应该互为相反数,即 ,即两个质点振动方程的相位差为 。如果两个质点的相位差为 ,那么它们的加速度方向、速度方向应该是时刻相反的。
现有一入射光打在界面的位置 上,如果入射光在位置 处的振动曲线和反射光在位置 处的振动曲线呈现如图1-a的关系,那么就认为在反射界面发生了“ 的相位跃变”。假设位置 处的质点可同时存在于入射光波上(质点 )和反射光波上(质点 ),那么质点 与质点 的位移方向与速度方向应该是时刻相反的。如此描述半波损失,对于高中生来讲当然是极为抽象的,有没有直观一点的办法呢?我们将在下一节继续讨论。
二、以机械波为例,引入半波损失现象
在文章开头我们提到,半波损失并不局限于电磁波,它广泛存在于各种波。而机械波相对于电磁波,更为具象,我的想法是以机械波为例,对半波损失现象进行解释。在以下视频中,将长弹簧的一段固定,用手抖动另一端形成一段波,当这段波传播到固定端时发生反射,观察反射波的形式和方向。
机械波的反射(固定端)https://www.zhihu.com/video/1445766730669203457在上述视频中,当鼓起的波峰到达固定端时(固定端可看做长弹簧介质和另一介质的界面),此时波发生发生了反射。入射波在视野的左侧,而反射回来的波出现在视野内的右侧,用动画表示的话如图2所示。
我们对此过程进行分析(见图3-a),假设0时刻入射波抵达界面处 点并假想它继续前进,那么 时间后该入射波完全消失并进入界面右侧,此时形成的反射波与0时刻的入射波上下对称。我们假设位置 处的质点可同时存在于假想的入射波上(质点 )和反射波上(质点 ),那么质点 和质点 的速度方向刚好是相反的。如果在波源处持续不断地抖动长弹簧,那么就可以持续不断地形成入射波,那么入射波与反射波的波形图应该如图3-b所示。我们发现,质点 和质点 的速度方向总是相反的,即质点 的振动在界面处发生了“ 的相位跃变”,也就是所谓的半波损失。在这里,如果进一步延伸的话,入射波与反射波会形成驻波,界面处 点称为驻波的波节,这当然就是另一个话题了。
在此过程中,将长弹簧看作波疏介质,固定端是波密介质。当然,更广泛意义的波疏介质到波密介质如图4所示,在波疏介质和波密介质的界面同时发生反射和折射,结合视频和动图,整个半波损失的过程就变得非常清晰。
此时,我们明确了半波损失的发生条件:一、反射,二、从波疏介质到波密介质。更严谨地讲,应该还有第三个条件:垂直入射或者掠射。在高中物理中讨论的薄膜干涉中,只讨论垂直入射,因此可略去不讲。在明确了半波损失的发生条件及结果以后,就可以进入下一环节——薄膜干涉的分析了。
三、基于半波损失的薄膜干涉明暗条纹分析
高中阶段讨论的薄膜干涉主要包括以下内容:肥皂膜干涉、劈尖干涉、牛顿环、增透膜和增反膜。在了解了半波损失的基础上,我们尝试对以上内容进行分析。
1. 肥皂膜干涉
如图5-a所示,在重力的作用下,竖直平面内的肥皂膜截面呈现上薄下厚的梯形,左侧的入射单色光在前表面产生反射光1,在后表面产生反射光2。由于肥皂膜的厚度差异其实非常小,所以其实这三束光线应该在几乎重合(图中为了区分进行了错位处理)。反射光1和反射光2产生干涉,因此产生明暗相间的条纹。由于反射光2比反射光1多走了厚度 的两倍,因此此处对应的光程差为 。
值得注意的是,由于前表面的反射光是由光疏介质到光密介质的反射,因此存在半波损失。更严谨的讲法应该是几何程差 ,而有效程差 , 为肥皂膜介质中的折射率, 为空气中波长。实际光程差的计算要折算到相同时间或者相同相位改变下在真空中的距离,因此要乘以折射率 。对于高中生,考虑到信息量的大小,可以对光程差的定义进行简化。
由于半波损失的存在,对于肥皂膜干涉而言,明暗条纹的产生条件就变成了
注意此处 为介质内波长。
我们假设A、B两点为相邻明条纹(见图5-b),那么在A点处的薄膜厚度应该满足 ,B点处厚度稍大一些,所以 ,因此有 。也就是说,相邻两明条纹处的厚度差为 ,此结论对于相邻两暗条纹同样适用。
得到以上结论以后,我们由几何关系可得,两相邻明条纹间在竖直方向上距离
得到该公式以后,我们对肥皂膜干涉的几乎所有分析都会变得非常简单。例如
问:如果将入射光从红光换成紫光,干涉条纹变疏还是变密?答:红光换成紫光,波长 变小,所以 变小,干涉条纹变密。问:如果肥皂膜的上下厚度差减小,干涉条纹变疏还是变密?答:厚度差变小,意味着 变小,干涉条纹变疏。
2. 劈尖干涉
如果将两块玻璃板叠在一起,将上面的玻璃板的一段用纸片垫起,就形成了一个空气劈尖(见图6-a)。入射光线在空气劈尖的上表面和下表面分别发生发射。由于纸片很薄,因此实际上的倾角 其实非常小,入射光、反射光1和反射光2几乎重合。反射光2比反射光1多走了空气薄膜厚度的两倍,因此对应的光程差 。
由于反射光1在反射时不产生半波损失,而反射光2在反射时产生半波损失。因此和肥皂膜干涉一样,明暗条纹的产生条件也与双缝干涉相反,即
注意此处 为空气中波长。
和肥皂膜干涉类似,我们可知 ,即相邻两明(暗)条纹的薄膜厚度差为 。由几何关系得
同理,我们可以以此结论为依据,对明暗条纹的疏密问题进行分析,结论和肥皂膜干涉的结论一致。
3. 牛顿环
如果我们将一块平凸透镜的凸面朝下放在一块平面透镜上,让单色光从上往下打在平凸透镜的平面上,那么就可以在上方观察到明暗相间的干涉条纹(见图7-a)。由于平凸透镜的曲率半径很大,因此实际上平凸透镜和平面透镜之间的空气厚度非常小,可视为空气薄膜。
牛顿环和劈尖干涉一样,都是空气薄膜的上下表面的反射光产生干涉,因此形成明暗条纹的条件也应该一样,即
注意,此处 为空气中波长。唯一的不同是,劈尖干涉是直条纹,而牛顿环是环状条纹。同理,相邻两明条纹之间对应的厚度差也是 。越远离圆心,倾角 越大,因此条纹也越密(见图7-b)。
为什么牛顿环的中央是暗区呢?因为中间厚度为0,即半波长的偶数倍,根据明暗条纹的产生条件,应该为暗区。
4. 增透膜和增反膜
某些光学镜头/镜片需要光线尽可能地透过,减少不必要的反射光,因此在镜头前贴一层增透膜以增加透过率。而在另一种应用场景中,我们希望光线尽可能地反射,而非透射,这种情况下就需要在镜头/镜片前贴一层增反膜。比如登山运动员佩戴的登山眼镜,贴一层增反膜以减少强烈的阳光对眼睛的伤害。
无论是增透膜还是增反膜,利用的都是入射光线在膜前后两表面反射光(图8中反射光1和反射光2)的干涉,其中增透膜中要做到反射光干涉相消,增反膜中要做到反射光干涉加强。既然是反射光,就不可避免地要讨论半波损失。在粤教版选择性必修一的教材中,分别在第109页和第110页提到了增透膜和增反膜,并涉及了厚度的计算,但并没有提及半波损失。面对这一类问题,如果不讨论半波损失,而直接囫囵过去,是不太严谨的做法。
常用的增透(反)膜材料是氟化镁等涂层材料,其折射率在1.38左右,而常用的镜头/镜片材料为玻璃,折射率在1.5左右。因此在增透(反)膜的前后两个界面上的反射光都发生了半波损失。由于都发生了半波损失,干涉加强/相消的条件又回到了
注意,此处 为介质内波长,即增透(反)膜内的波长。
由以上结果易知,增透膜的最小厚度为 ,而增反膜的最小厚度为 。
四、总结
薄膜干涉中明暗条纹疏密变化的分析是光的干涉中的重点内容,如何在不犯知识性错误的前提下进行定量分析是本节教学中的难点。而一旦涉及定量,半波损失就变成了不可回避的内容。本文尝试从机械波的界面处反射作为引入,阐明半波损失的基本过程,继而对各种薄膜干涉中的明暗条纹产生条件进行明确而清晰的分析。基于该明确的明暗条纹产生条件,分析不同情况下的疏密变化,整个过程在未超过高中学生的知识边界的情况下,做到了尽可能地清晰明了。
参考资料
1. 视频来自https://xmdemo.wordpress.com/2016/11/07/138/
2. 动图来自https://www.acs.psu.edu/drussell/demos/reflect/reflect.html
三、如何简单易懂的解释互联网泡沫?
蟹妖。
刚在一类似问题里作了答,重新引一下作为一个外行人的外行观点:
不仅止互联网行业,只要在市场经济环境下,各行业均会出现此现象。泡沫产生时,可以简单多说是因为钱多。钱的来源,一方面是经济健康发展真实创造和积累的财富,一方面是资本游戏“借”出来的纸面上的钱。
可怕的是资本游戏,借钱时造就繁荣和乐观气氛,大家一起吹泡泡。还不上时,债务危机爆发,泡沫破裂。这是市场经济本质固有的现象,会有金融大头等一小部分人从中赢得暴利,社会大多数人遭受损失。这也是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早已经揭示出来的东西。
其中的关键不在于经济真实增长的那部分,在于资本游戏吹泡泡创造纸面财富到泡沫破灭造成债务危机发展成经济危机的那一部分。其中的关键词是债务危机。
债务危机,就是借了钱还不上。需要了解:商业环境下,债务是连环串的。如果债务把你拖垮了,你的债主只是受了一定损失但还扛得住,那危机仅限于你。如果你的债主也扛不住了,就会再往上家传导,直至有人能扛住。当出现仅有少数能幸存,很多人被连串债务搞垮,就是大型全局性危机了,也就是经济危机,经济硬着陆。危机还没有爆发,但这种局面已经形成,那就是不同级别的债务或经济危机风险。仅就这个层面而言,中国、美国,还是其他国家,都是一样的。区别仅在于债权人与债务人的身份性质不同,大家做的买卖不同,盘子大小不同,债务具体形式不同等等。债务危机的成因,无非可简单归为两大类,经营不善,恶意经营。天灾之类的可以划入经营不善,是对风险估计和准备不足。这些其实不可怕。恶意经营是最可怕最主要的成因。典型的,很多经营者心里明知是在埋雷,只要自己不被炸到,自己拿高薪、奖金、业绩,能得到提升和安排好黄金退路,包括能够找好人或其他借口背黑锅,这些都不难,雷再大也没问题。本质上是合法的庞氏骗局,而因金融诈骗、非法集资被抓的是极少数。被抓的那些,归根结底是水平不够,又太急太贪,事情做得太不讲究。互联网经济很典型,有很多解决不了赢利模式问题,只能靠忽悠圈钱和烧钱。在这个层面,中国、美国,还是其他国家,也都是一样的。区别仅在于债权人与债务人的身份性质不同,大家做的买卖不同,盘子大小不同,债务具体形式不同等等。
大概讲一下美国,整个金融行业连同各产业是如何玩合法的庞氏骗局的。银行家们大把赚佣金、奖金、分红之类,其实他们心知肚明,这都是从投资或借来的钱的本金里倒出来的,而并不是真正赚出来的利润,利润是纸上的泡泡,只不过合伙用复杂的金融工具以及互相倒手掩人耳目,把钱洗白,在账上做成利润。那些圈钱烧钱的高大上公司也是。他们心知肚明,那些高收益是没有真实支撑的,只是在埋债务危机的雷。危机暴发,金融家和高管们个人不损失,公司银行破产倒闭,老百姓的钱填窟窿,再换一批新的银行家企业家上来重搞这套把戏。政客也和他们一伙,整个是他们养的。如此而已。他们每个人都作非常无辜状,证明自己原本天才的投资经营本应是很成功的,只要在公众面前没有大漏洞就好。金融诈骗、非法集资被判的投资家企业家也常常是这种表现,相比之下只是做得太不够讲究,被抓住了把柄。
再回来讲一下中国, 只想补充一下老观点:前几十年我们主要靠简单粗暴来钱快的方式,没有技术含量地拉动经济,已经走到头了:资源掠夺性消耗得到头了(自然资源、人口红利、房地产、基建、信用借贷),负作用积累到要爆发了(资源耗尽、环境污染、人口老龄化、人力枯竭、房产泡沫、债务危机)。靠卖家当和举债,是来钱快,能坚持多久?以上,是搞市场经济、短期逐利的必然结果。评价功过是非是后话。眼前,倒逼我们只有依靠创新了,真的没有其他可凭借的了,必须要动脑子了,要搞有技术含量的东西了,真的没其他出路了。
就这么简单。
以下选自:
文化下的博弈论:从根本上征服中国
作者:心念畅然
文化下的博弈论手机版下载:以上专栏置顶文章中提供全本下载链接,不断更新中。
第十五章 商业自由之征服中国
某国狂生放言:
对商业自由的追求熔入了犹太民族的宿命,商人们的梦想。在资本主义社会,市场经济当中,这宿命或是梦想实现了吗?商业经营要自由而不受政治的干预和压制。贪婪的商人要自由地不受干扰地赚钱。这是一桩屁股决定大脑的事。每个生命都有宿命和梦想,猪也有猪的梦想:四周围栏都倒掉,天上纷纷掉饲料,天下屠夫都死掉,世界人民信回教。
中国历史传统上重农抑商,以农为本。一个朝廷经营一个国家的时候,要解决的根本问题首先是老百姓要有饭吃。行商是无论如何变不出粮食的,无非是便利流通,尽管这也需要,但不在根本上。更主要的是,为什么要抑?如果无关紧要,不去理它也就是了。原因是:行商者以贪婪逐利为目的,不严加管制,一方面,必然出现聚敛搜刮财富而夺民之利者,好比陶朱公的二儿子,大灾之年囤积粮食,哄抬粮价;一方面,如若天下人大多去农从商而逐利,哪来足够的粮食供给天下人?好比大家纷纷追逐金融投机,不再搞实体产业。当今经济,实体经济可以比作旧时的农业,搞金融资本算是典型的行商。
依照中国传统文化,国是服务国民的,为民谋利而不与民争利。一个人若以赚钱为念,尽管去当商人,不可以把国政交到这种人手里,不可以使国政成为谋私利之器;一个人,不念个人私利,以天下为已任,以黎民苍生为念,也就是要化成天下,有文化追求,方可称为士,才应出仕从政为官。所以,出仕是较从商更高的境界和追求,出仕在根基上包含着对文化的追求。而从商是聚敛财富是有原罪和受鄙视的,是没有文化追求的人做的。此就是中国人搞的官本位,重农抑商,以及为什么商人传统上地位不高,尽管现实情况与理想总是存有差距的。
总之吧,国政是不可以交到商人集团这种唯利是图的人手中的。商人,在政治的严格管制之下,便利一下流通,活跃一下经济就好了,不可任其坐大。否则,必然出现盘剥百姓、土地兼并、贫富悬殊、民不聊生。
犹太民族的历史告诉我们,不光中国人明白商人的位置和作用。圣经中有出埃及记,还有基督被罗马人钉在十字架上。有学者考证说,实际上是埃及、罗马引入犹太人搞活一下经济,然后呢?卸磨杀驴,鸟尽弓藏。起码还有我们更熟知的,还有二战期间希特勒对犹太人的迫害屠杀。实际上在犹太民族的历史上,类似事件重演的次数可能不只这几回。这种悲剧性的历史揭示的规律,为中国的老祖宗所掌握,说白了,政权是根本,与商人无关。当然,梦想可以有。
就追求商业自由这一问题放到中国来考量时,我们可以观察到中国经济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也产生了问题。普遍的呼声是:成就是市场化改革带来的,问题是市场化改革不彻底带来的。所谓市场化改革不彻底,是指政治对商业自由的干预还没有完全排除,其中很重要的一方面是国有经济妨害市场经济的自由度。这种呼声反映了新兴的民营资本和商人势力在追求更大的政治权利和地位。这是必然的。当然,梦想可以有。
而当我们想更全面地审视这一问题时,不禁应当有这么一个疑问:商业自由这么完美吗?好的东西都是它带来的?问题都是商业不够自由造成的吗?
那位伟大的犹太学者马克思,肯定了市场经济巨大的威力,同时也深刻地从政治经济学的视角剖析了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必然的症结:经济危机。我们可以从另外一个更直观通俗的角度来解读一下商业化自由市场下,债务危机导致经济危机的秘密,尽管这不是经济危机的全部。
在可怕的资本游戏中,借钱时造就繁荣和乐观气氛,大家一起吹泡泡。还不上时,债务危机爆发,泡沫破裂。说白了,债务危机就是借了钱还不上。这是市场经济本质固有的现象。好比我们大家各自借来几千块钱,先去泡巴刷夜爽一爽,这就是吹泡泡。要还钱时还不上,泡沫破裂。
当考量一个大经济体时,复杂度自然更高,当中会有金融大头等一小部分人仍能从中赢得暴利,社会大多数人遭受损失。需要了解:商业环境下,债务是连环串的。当你还不上债破产时,如果你的债主只是受了一定损失但还扛得住,那么危机仅限于你。如果你的债主也扛不住了要破产,就会再往上家,也就是向你债主的债主那里传导,直至有人能扛住。当出现很多人被连串债务搞垮,就是大型全局性债务危机或是金融危机了,因为受影响的债主中,自然少不了金融机构。严重到一定程度就会形成经济危机了。危机还没有爆发,但这种局面已经形成,那就是不同级别的债务危机风险。
好了,我们知道债务危机是如何引发经济危机的了。但是,这种债务危机、经济危机是在市场经济环境当中必然发生的吗?相传当年英国女王也有此一问,为什么不能避免呢?搞得英国一众经济学家和学者很是头痛。当然无论如何还是恭敬地回了一封信。
你打理自己的家庭财务时,银行给你的信用额度,你不会过度使用,即使你知道借出一大笔钱,你一家可以花天酒地爽好一阵子。可是,还的时候呢?避免过度借贷和高风险操作,这就不会有债务危机。而你替别人管理一个公司时,当你借出一大笔钱,在装点业务的同时,能够让周围的小伙伴们都爽一阵子,自己也能多挣奖金,最后不需要你来还钱,因为是公司的债务嘛,而且完全合法,你会如何?只要自己赚得够多了,你还怕公司倒闭吗?
如果大家的买卖都经营得很好,危机是不会有的。如果。现实情况中,债务危机必然的成因,可以先简单归为两大类:经营不善,恶意经营。天灾之类的可以划入经营不善,源于对风险估计和准备不足。更可怕的是,利令智昏,追求暴富,心存侥幸,铤而走险。在崇尚经济自由而缺少计划、监督、管制的市场经济环境下,它的伤害和风险是成倍放大的。
这是一个让伤害和风险按几何级数放大的,市场经济下功效强大的经济制度:公司制。公司制,这种伟大的制度威力强大,但别忘记,任何工具都是双刃剑。公司制,使得公司的经营者可以拿别人的钱去豪赌:输了,输的是人家的,赢了,自己自然也是可以暴富的。为什么不去豪赌呢?人类本性中的贪婪被很好地激发。最简单地,就是在盲目乐观自信和赌博追求暴富的心态下,过度借贷和扩张。在经济形势好的时候,没问题,因为问题的暴发也是要一点时间的。退潮时,也就是要还债时,就开始大规模裸泳了。能够不受贪婪之诱惑,保守经营,才可能成为真正的企业家。在市场经济环境下,真正的企业家是少数,赌徒和暴发户是多数。企业家更能长久,赌徒和暴发户怕不太能长久。可怕吗?这还不是最可怕的。
最可怕的,是恶意经营。典型的,很多经营者心里明知是在埋雷,只要自己不被炸到,在公司制的架构下,自己拿高薪、奖金、业绩,能得到提升和安排好黄金退路,包括能够找其他人或借口来背黑锅,这些都不难。无非就是当初对商业计划过于乐观自信了,结果经济环境不如预期的好,这个谁也怪不到。做得更到位些,拉拢些能互相照应的朋友。雷再大也没问题。本质上是合法的庞氏骗局,真正因金融诈骗、非法集资被抓的是极少数。被抓的那些,归根结底是水平不够又太急太贪,事情做得太不讲究。在缺少规制高度自由的市场经济环境里,在这种环境和土壤之下,人性中的贪婪得到最丰厚的滋养。
就说美国,整个金融行业连同各产业在玩合法的庞氏骗局。银行家们大把挣佣金、奖金、分红之类,其实他们心知肚明,这都是从投资或借来的钱的本金里倒出来的,而并不是真正赚出来的利润,利润是纸上金融数学游戏吹出的泡泡,只不过合伙用复杂的金融工具以及互相倒手掩人耳目,把钱洗白,在账上做成利润。那些圈钱烧钱的高大上公司也是。他们心知肚明,那些高收益是没有真实支撑的,是在埋以后债务危机的雷。危机暴发,金融家和高管们个人不损失,公司银行破产倒闭,作为最终投资人的老百姓的钱填了窟窿,国家拿纳税人的钱出手相救其实依旧用的是老百姓的钱。
之后,再换一批新的银行家企业家上来重搞这套把戏。政客也和他们一伙,整个是他们养的。如此而已。他们每个人都作非常无辜状,证明自己原本天才的投资经营应是很成功的,只要在公众面前没有大漏洞就好。金融诈骗、非法集资被判的投资家企业家也常常是这种表现,相比之下只是做得太不够讲究,被抓住了把柄。
这种局面就是:少数人掌握的金融资本对大多数劳动者和实体经济进行盘剥。这是在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和法制环境下必然滋生成长并成熟的金融体系,这是商人所追逐的梦想。
市场经济的症结在哪里?贪婪、自私、功利、短视。这八个字,其实在前面的讲述中已经很清晰地体现出来了。
美国也会发生行业过热、产能过度。你以为他们挤入过热行业的时候真不知道产能已经过剩了吗?这个操盘手们不关心。庞氏骗局、债务危机爆发,投资人要背负多大的损失,操盘手们也不关心。只要他们在吹产业过热的泡泡时自己能够得到好处,反正损失是投资人的。这就是商业化,纯粹的市场行为。
还需要特别指出,市场经济环境,配合本性贪婪的文化,对财富无止境短视地追逐,所导致的最恶劣的后果之一便是对自然资源和自然环境的过度透支甚至是毁灭性的破坏。原本不需要消耗那么多资源,不需要将环境伤害得那么厉害就能够使人类有很好的生活,与自然环境更和谐地共存。中国的文化中所包含的来自中国老祖宗的智慧,在这方面有着很深远的认识,以曾仕强教授的话讲,中国人很好地约束了我们自己,但约束不了别人。西方列强船坚炮利,非把中国也拖下水。如果我们接受中国文化,相信人类将能在这个世界上生存繁衍得更长久。
在中国,国营资本遭到民营资本的痛恨。例如石油和石化被划为公益性企业,被人广泛吐槽。其实,被吐槽的真正原因在于,它们的存在首先是妨碍了民营资本进入分享这一领域的丰厚利润。如果它们被私有化了,会怎么样呢?汽油价格会下降吗?短期内很有可能。长期呢?我不确定。但我能确定的是,商人和资本的逐利本性,会将价格锁定在利润最大化的位置。越是刚性需求,越会抬高价位。
另一方面,所谓管理效率提高,意味着底层劳动者工作负担加重而收入降低,经营者获得更大利润和收入。其实国营资本最遭民营资本痛恨的,所谓效率低下,实际上就是让基层劳动者少干些活儿,多得些钱。因为这种状况的存在,害得民营资本增加基层劳动者劳动负担、压制其收入的空间大大受到挤压牵制。商人和资本的贪婪逐利本性,还决定了社会长线、战略性意义的事项是被他们所遗弃的。
马克思早已赞叹过资本主义和市场经济的巨大威力,这没有人会去否认。但它的危害呢?其实中国的老祖宗早已经认识清楚了:如果市场经济成为主宰,任由商人贪婪逐利不受节制,必然是大众受到盘剥,贫富分化,自然环境和资源受到严重破坏。在从中国文化的财富观中也可以体会出来,这就是积聚财富没有节制有伤天德有违天道,这就是财富的原罪。所以,中国政治化成天下的传统智慧就是,利用它们活跃下经济流通就好了,但一定要严加规制。也就是说,商业是需要的,但全盘商业化是断断不可行的。
中国一贯有着干预商业自由维护国民利益的行径。从解放初期在上海收拾投机商,到1998年串通港府收拾索罗斯,到2015年到2016年期间连续干预股票市场、外汇市场的投机,禁止炒虚经济的海外中概股回归国内割股民韭菜……
这也就是为什么中国一直坚持以公有制为主导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其中也包含着深深的传统智慧,又迅速搞活发展了经济,同时又翻不了天,分寸拿捏得当又收放自如。现今使我们很有挫败感的便是想用经济和金融手段想通过因势利导引发经济危机来打击中国的尝试屡遭措败。其中的关键就在于以公有制为主导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除了存在适当范围的自由经济,而公有制主导的部分更受统一的协调和管制,在应对债务、金融、经济风险方面非常有力和有效。尽管屡败屡伤,我们还要……
另外,我们应当配合金钱至上的论调,鼓吹商业自由,大大释放人本性中的贪婪,从而使中国受到伤害而更虚弱。如果中国人能够盲目崇尚商业自由,将使中国经济发展进一步自由化和脱实就虚,其经济稳健性必然下降,抵御金融风险和经济危机的能力必然下降,无疑将大大有利于我们征服中国的努力。
这方面我们也不完全只有失利,也还有一定成绩。尽管宠氏骗局不过是金融黑幕的一小部分,但是中国金融圈里宠氏骗局非法集资,各种案值亿计的跑路、失联、停止兑付的金融平台理财产品,近年来已经成批冒了出来。涉案金融操盘机构中,本来应当由高级专业人员担当的高级职位坐满了没有专业知识擅长包装的美女明星网红及各类骗子,能拉来钱大家分就好,是不?这不就是典型的商业自由和对金钱之贪婪的放纵的例证吗?尽管中国政府监管和执法机构已经非常警觉和加强了控制,但还是希望中国能够向着相反的方向,也就是更自由化的方向发展,我们才好得利。
对于任何批评商业自由之缺陷的,哪怕指出的问题是客观的,也要加以歪曲,要将其抹黑并打成要全盘否定商业,要说成这是妨碍大家发财,就好煽动一知半解而又容易冲动的人来攻击他们了。这样才好达到我们征服中国的目的。
四、戴维南定理最简单易懂的解释?
戴维南定理有两个内容,回路电压定理和接点电流定理,在一回路中,电压的升降的代数和为零,流入接点的电流等于流出接点的电流。
五、什么叫营业额,简单易懂的解释?
营业额是指销售货物(卖东西)或提供服务取得的总收入(总金额,含成本和费用)。营业额预测比较难, 一种是按需要的成本和费用来预测营业额(也就是要达到多少营业额才有利润),一种是看人流和地点预测能达到多少营业额。
六、摩托扭矩和功率最简单易懂的解释?
摩托车的扭矩和功率是衡量摩托车动力性能的两个重要指标,它们的含义如下:
1. 扭矩:摩托车的扭矩是指发动机输出的扭矩大小,其单位为牛顿·米(N·m)。简单来说,扭矩可以理解为摩托车在低速行驶时的推动力量,是摩托车起步、爬坡或者超车时所需要的动力。一般来说,扭矩越大,摩托车的起步、爬坡等动力性能越好。
2. 功率:摩托车的功率是指发动机输出的功率大小,其单位为瓦特(W)。简单来说,功率可以理解为摩托车在高速行驶时的推动力量,是摩托车高速行驶或者加速时所需要的动力。一般来说,功率越大,摩托车的高速性能越好。
总之,摩托车的扭矩和功率都是衡量摩托车动力性能的重要指标,需要根据实际需求选择合适的车型。如果需要在低速行驶时有更好的动力表现,可以选择扭矩较大的车型;如果需要在高速行驶时有更好的表现,可以选择功率较大的车型。
七、过欠电压保护简单易懂的解释下?
接触器的低电压释放保护作用是指欠压保护。当接触器的线圈电压低于额定电压的85%时,接触器就会欠压保护。
八、电机扭矩和功率最简单易懂的解释?
电机功率一定的情况下,转速越小扭矩越大。
电动机扭矩又称电机转矩、电机力矩或电机扭矩,简单的说,就是转动的力量的大小。
但电动机的转距与旋转磁场的强弱和转子笼条中的电流成正比,和电源电压的平方成正比,所以转距是由电流和电压的因素所决定的。
电动机最大扭矩与电动机的转速和功率有关,在功率一定的情况下,扭力越大转速就越低;扭力越小转速就越高。
九、泡面番什么意思,请简单易懂的解释?
一般定义为3到6分钟的TV新番动画,以四格漫画改编居多,剧情以搞笑温情欢乐向为主。通常3分钟长度的动画,OP为1分钟,ED又为1分钟,实实在在的剧情只有1-2分钟,因此被网友戏称“以后泡面的时候可以看看来当佐料,估计动画完了,面刚好泡完了”。近 年来比较流行,大有随年大增的趋势。可以说即使是3分钟长度的泡面番也有很多精品存在,如比较著名的黑塔利亚。
也有部分日本动画制作公司以几集短篇连载动画作为Lite版,以测试市场反应,为正式版推出做准备,也会被称为泡面番。
十、函数图像简单易懂?
其实函数在数学里占的分量比较重,无论你在高中还是大学,其中,函数图像作为函数最直观的表达方式,在能够根据函数画出图像的情况下这都是比较容易的,难一些的是那种明明有函数式,但是死活画不出图像的。综上所述,函数图像简单易懂,必须学好,打好数学基础,为成为国家栋梁而努力奋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