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什么是财务报表审计
财务报表审计指的是具有审计资格的会计师事务所的注册会计师根据独立审计准则的要求,对被审单位财务报表所进行的审计。它以反映企业经营前景和盈利能力的损益表为中心,将被审单位的全部财务报表都纳入审查的范围,从而真实、公正地反映被审单位的财务状况静态、财务状况变动以及实际经营成果情况。
其内容主要包括:
(1) 被审单位的各种财务报表是否按照公认的会计原则和统一的会计制度编制,是否遵循一贯性会计原则。
(2) 被审单位的各种财务报表是否真实、公正地反映了它在受审期间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
二、做财务报表审计企业要提前准备哪些材料
1、营业执照(副本)(复印件);
2、国、地税登记证(副本)(复印件);
3、组织机构代码证(副本)(复印件);
4、外商投资企业批准证书(复印件);
5、外汇登记证(副本)(复印件)(如未单独核定最高限额,需要复印外汇登记证有最高限额的一页);
6、公司章程及财务制度(复印件);
7、贷款证(原件,现场核对);
8、上年度审计报告(复印件);
9、资产负债表、利润表及报表附注;
10、总账、明细账、凭证(原件,现场审核)
11、银行对账单、余额调节表(复印件);
12、存货盘点计划及盘点表(复印件);
13、固定资产盘点计划及盘点表(复印件);
14、短期投资中各种债券、股票等(原件、现场审核并复印);
15、长期投资中各种债券、股票等(原件、现场审核并复印);
16、长期投资中若有联营投资,则被投资单位的营业执照、章程、验资报告、出资证明、审计报告、有关分红的董事会决议等资料复印件);
17、重要房产的产权证明(复印件);
18、国有土地使用证(复印件);
19、商标或专利许可证(复印件);
20、所有长短期借款合同、抵押或担保合同(复印件);
21、所有销售合同(复印件);
22、车辆行驶证、本年度新增固定资产的购置发票(复印件);
23、关于企业进行清算的、分红、对外投资、转让股份等重大事件的董事会决议及相关部门的批准文件;
24、其他现场临时需要的资料。
三、财务报表审计方法
1、账项基础审计:账项基础审计亦称详细审计,实质对被审计方的有关会计账项进行逐笔核对,以检查是否有错弊出现的一种审计方式。
账项基础审计早期阶段:审计程序首先是以原始凭证或其他会计文书核对分录账,其次以分录账核对总账,最后复核总账后与试算表和资产负债表核对。账项基础审计后期阶段:发生了两个重要变化:第一,为了(更多内容可关注公众号CIA内审师小站)提高工作质量,审计人员逐步开发了专门的审计技术方法,而不是把审计对象局限于现成的审计纪录。第二,开始引进“抽样测试”方法,而不再单纯的是原有的逐笔详查。
综上,账项基础审计目的就是防止和发现错误与舞弊,其方法主要是对会计凭证和账簿进行详细检查。然而,这种方法自身之内也包含着难以克服的局限性,随着经济的发展,审计师们越来越清楚地认识到单纯围绕着账表事项进行详细审查,既耗时又费力,已经无法圆满地完成审计任务。其逐步让位于制度基础审计,又称为系统基础审计。
2、制度基础审计
制度基础审计是以内部控制系统为主要审查对象的一种审计方法。其目的是鉴证报表的合法性、公允性;具体方法是在评价内部控制基础上的抽样并对内部控制系统进行评价。如果评价的结果证明内部控制系统值得信赖,在实质性检查阶段只抽取少量样本便可以得出审计结论;如果评价结果认为内部控制系统不可靠,就应根据内部控制的具体情况扩大审查范围。可见,制度基础审计将重点放在对于系统内各个控制环节的审查上,目的在于发现控制系统中的薄弱环节,找出问题发生的根源,然后针对这些环节扩大检查范围。
3、制度基础审计与账项基础审计相比较:
账项基础审计强调直接对控制系统所产生出的结果进行检查,并不深入检查系统的内部;而以控制系统为基础的审计方式则着重剖析系统内部结构,分析产生最后结果的全部过程中各个步骤之间的关系,研究系统内部是否存在足够的控制环节,检查这些控制环节是否充分发挥了作用。如果整个系统经过分析和一些选择性测试后,显示出有足够的控制因素在发挥作用,可以防止错误的发生,这同样标志着系统所产生的结果是正确的特性。
4、风险导向审计
审计人员必须从高于内部控制系统的角度,综合考虑企业内外的环境因素。具体地说:审计人员在制定审计计划时,首先应充分把握被审计单位各方面的情况,从而分析被审计单位经济业务中出现差错和舞弊的风险情况。适应这种局面的方式之一,是发展一种新的、多维的审计技术——风险导向型审计,来缓解审计人员所面临的错综复杂的风险。目前,风险导向型审计成为财务报表审计的主流方法。风险导向审计的目的是鉴证报表的合法性、公允性;其方法主要为在评估报表重大错报风险的基础上,设计并执行有针对性的测试程序,以合理发现重大错报。
四、财务报表审计的时间
对于每年都必须对企业年度报告进行审计的企业来说,审计的时间一般为每年的上半年。但也根据不同行业、不同地区会略有不同。
对于不需要进行年报审计的企业来说,财务报表审计时间上没有要求,任何时间都可以。但根据经验来说,一般在会计年度终了后到对外年报、所得税汇算清缴截止日期之前进行。
五、财务报表审计流程
一般情况下,进行财务报表审计大致需遵循以下操作流程:
第一,与委托企业相关负责人取得联系,确认此次审计工作开展的主要内容是什么,明确审计范围及目的。然后双方对审计业务开展地相关事项进行协商,包括审计收费情况、审计开展时间以及审计过程中所需准备的相关材料等等,而且还要签订正式审计委托协议,以确保双方权益都得到有效维护。
第二,发放审计业务开展通知书。按照事前约定好的时间,审计机构的审计服务人员需要在审计工作开展之前正式向委托单位发放审计业务开展通知书,并做好审计工作开展的相关准备。
第三,审计人员入场,对被审计单位所提供的财务会计报表等相关审计材料进行审查,并根据审计过程中发现的问题为委托企业提供相应改进建议。接下来,财务报表审计流程便进入了出具审计报告的阶段。事实上,在财务报表审计工作开展之后,审计报告便已具备基本的雏形了。随后,审计人员只需对审计过程中取得的证据和材料进行整理,就可以在此基础上形成审计报告初稿。此后,审计人员还需要与被审计单位相关负责人交换审计意见,并最终形成正式财务报表审计报告。
需要说明的是,当前,开展企业财务报表审计,对于实现公司有序经营发展及财务安全具有重要意义。因而,企业经营者需对财务报表审计工作予以高度重视。于企业而言,明确财务报表审计流程,对于其积极做好审计前期准备,有效配合审计人员推进审计工作进展非常重要。所以,企业经营者及财务人员有必要对上述流程进行具体了解。另外,对于审计机构审计人员来说,把握财务报表审计流程,更是其专业、高效开展审计工作的应有之义。
六、财务报表审计的目的
财务报表审计的目的在于查明被审计单位的财务报表是否按照一般公认会计准则(中国是《企业会计准则》和国家其他有关财务会计法规),公允地反映其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情况。财务报表审计是股份公司出现后,由于公司的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分离,以及股份的社会化而逐渐发展起来的一种审计方式。在西方国家,从名义上讲,财务报表审计是保护股东权益的一种手段,但从实际效果看,财务报表审计所涉及的范围包括了与被审计单位有财务联系的各个方面。财务报表审计是现代审计中理论最完备,方法最先进的一种审计方式。财务报表审计就是对公司的财务报表由会计师事务所进行审计,最后出具合理的审计报告。这主要是对公司的一个监督,是对股东,对投资者的一个报告,也是现在一些公司年检必须要的材料。
七、开展财务报表审计,其需要注意的事项大致如下
1、明确财务报表审计范围和内容。企业开展财务报表审计,必须事先对财务报表审计范围和具体内容进行明确,这是审计财务报表层次重大错报风险的基础。
2、掌握财务报表审计中有效获取重大错报风险审计相关信息的方法。重大错报风险审计的范围涉及面广、内容繁多且复杂,因此,要获取被审计单位重大错报风险审计的相关信息,必须运用适当的审计方法。一般而言,这些审计方法具体包含:询问、观察与检查,分析程序和穿行测试等。
3、进行财务报表审计要合理估量重大错报风险水平。事实上,合理估量报表层次重大错报风险水平,是一个尽可能节约审计成本与努力降低审计风险的判断过程。
4、拟定财务报表审计总体应对措施。由于影响财务报表层次重大错报风险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且每一因素对财务报表产生的影响是广泛的。因此,对报表层次重大错报风险审计后,应采取总体应对措施。
5、财务报表审计需设计认定层次重大错报风险的进一步审计程序。财务报表层次重大错报风险以及所采取的总体应对措施,对实施进一步审计程序具有重大影响。
6、财务报表审计要注意两个层次重大错报风险审计的内在联系。从重大错报情形的最终显示来看,财务报表层次的重大错报风险与特定的某类交易、账户余额、列报的认定有关,也可能与多个具体认定有关。所以,进行财务报表审计,需注意财务报表层次与认定层次重大错报风险审计的内在联系。
八、企业年度会计报表审计一定要做吗
1、企业年度会计报表审计,这是按照“公司法”的要求进行的,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均需要审计,一般在工商年检及外资的税务年审,均需出具上年的审计报告作为必备的辅助文件。通常审计会在每年1月-5月之间进行。企业会计报表审计其它用途:办理工商年检,向银行贷款,公司清算,股东了解经营情况,收购、企业重组、兼并等等。
2、专项审计,这是根据法律的审计或投资者需要对指定问题作深入调查,或税务健康自查等,即内部审计。审计内容包括资产、负债、净资产以及相关的经济活动的真实性、合法性、效益性等和任期目标的完成情况。
九、财务报表审计的意义和作用
1.通过报表审计,有利于报表使用者做出正确的决策
真实可靠的会计信息是报表使用者做出正确决策的重要依据。由于企业管理当局所处的地位,使他们难以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可靠性;又由于会计报表所(更多内容可关注公众号CIA内审师小站)提供的会计信息专业性很强,它的使用者难以对它的真实可靠性做出准确的判断,更不可能亲自处理。而由独立于企业之外的审计人员对企业会计报表进行审核,便于验证会计报表所提供信息的真实可靠性,有利于报表使用者做出正确的决策。
2.通过报表审计,有利于保护投资者和债权人的合法权益
不同的报表使用者是不同的利益主体,其间通常存在一定的利益冲突。就投资者而言,他们最关心的是投资风险和报酬,需要企业提供真实可靠的信息,以评估企业支付股利的能力和投资风险的大小;就债权人而言,他们最关心的是债权能否及时收回,需要企业提供真实可靠的信息,以评价企业的偿债能力。但企业管理当局为了骗取投资和债权,有可能采取弄虚作假的手段,如虚构资产、隐瞒负债等,致使会计报表所提供的会计信息不能如实地反映企业的实际情况。审计人员通过对会计报表的审计,可以揭示并纠正各项错误和弊端,确认报表所反映内容的真实性与正确性,有利于保护投资者和债权人的合法权益。
3.通过报表审计,有利于促使企业改善内部管理
会计报表总括地反映了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理财过程,它几乎涵盖了企业所有的经济活动。审计人员通过对会计报表的审查分析,可以了解和揭露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的薄弱环节以及管理中的漏洞,进而提出改进的意见和建议,促使企业改善内部管理,提高经济效益。
4.通过报表审计,有利于提高审计工作效率
财务审计,通常采用逆查法,从审查和分析会计报表着手,将会计工作的终点作为审计工作的起点。由于会计报表集中反映了企业一定时期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通过对会计报表的分析、审查,就可以找出审计的重点和疑点,为进一步审查账目提供线索,指明方向,使审计工作做到有的放矢,从而节约审计资源,提高审计工作的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