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西部大开发战略新疆地区的优势是
从地理方位来看,西部地区位于我国西部,大部分地区自然地理环境较为恶劣,包括世界屋脊青藏高原,多高大山地分布,还有深居内陆的干旱地区,很多地区人口容量相对较小。不过,西部地区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包括矿产资源、油气资源、水能资源和土地资源等。
西部地区总共包括12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分别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西藏自治区、内蒙古自治区、宁夏回族自治区、广西壮族自治区、云南省、贵州省、四川省、甘肃省、青海省、陕西省和重庆市。
我国从1999年开始,宣布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先后建设了西气东输、西电东送等资源调配工程,把西部地区的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中东部地区为西部地区提供资金、技术和人才的支持,从而缩小了东西部之间的差距。
二、与新疆有关的西部大开发工程
西西部大开发各行业主要区别是优先级的不同。我国主要注重的是能源的开发,其他行业会循序渐进的发展。基础建设板块率先受益。
《意见》的多条措施都涉及到基础建设方面的要求,一方面西部地区的基础设施水平相比东部还比较落后,部分区域甚至通车、用水、电力等基础配套设施还没有充分解决,有很大的基建需求。另一方面,“一带一路”对外开放战略是西部地区快速发展的战略机遇,配套的基础建设量级非常大,涉及到港口、物流、交通、输配电、仓储等方方面面,在基建上贡献了非常大的增量需求。西部是“一带一路”战略的关键区域。丝绸之路经济带覆盖了新疆、重庆、陕西、甘肃、宁夏、青海、内蒙古、黑龙江、吉林、辽宁、广西、云南、西藏等13个省市区,其中10个位于西部,可见西部大开发对于“一带一路”的重要性。生态环境保护受到重视。
《意见》专门开辟一个章节,对于生态环境保护做了重要部署。西部地区面积占比超过一半,西部地区的环境生态也相对脆弱,保护西部地区的生态环境是实现美丽中国的关键一步。
一方面,对于退耕还林还草、防护林体系建设、排污限制持续推进。另一方面,主动出击,实施节水行动、区域大气污染联防联控、生态保护与综合治理、重点生态工程、城镇污水管网建设和改造等多方治理。推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战略新兴产业发展。
《意见》表示,要推动西部地区发展现代制造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形成现代化产业体系。积极发展大数据、人工智能和“智能+”产业,大力发展工业互联网。推动“互联网+教育”、“互联网+医疗”、“互联网+旅游”等新业态发展,推进网络提速降费,加快发展跨境电子商务。充分发挥西部地区比较优势,推动具备条件的产业集群化发展。中国在实现全面发展、共同小康的道路上展露雏形,推进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不仅会真正意义上的缩小中西部在过去几十年的形成的巨大贫富差距,推动地区均衡发展,也会为中国消费时代的启动,内需的爆发,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新疆西部大开发战略
广西属于西部大开发。
2000年,国家启动西部大开发战略,广西是唯一一个有出海口的西部省份。
西部大开发的范围包括12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加上湖北省恩施、湖南省湘西、吉林省延边州):
甘肃省、青海省、云南省、贵州省、重庆市、广西壮族自治区、内蒙古自治区、宁夏回族自治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西藏自治区、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延边朝鲜族自治州。
面积为685万平方公里,约占全国的71.4%。2002年末人口3.67亿人,占全国的25%。约占国内生产总值的15%。
四、新疆西部大开发重中之重
西部大开发具有地域经济特征,我国西部的新疆,西藏,青海,甘肃等省、自治区有着矿产和能源丰富,但加工制造业和第三产业相对落后的特点。能源产业,采掘业是基础,加工制造业需要加强壮大,还有第三产业和交通物流等行业,在政策优惠,金融扶持,产业导向上都不一样。
五、新疆 西部大开发
西部大开发包括12个省份,西北五省:陕西、甘肃、宁夏、青海、新疆,西南五省:四川、重庆、云南、贵州、西藏,中部两省:广西、内蒙古;3个单列市:湖北恩施州、湖南湘西州、吉林延边市。西部大开发由2000年开始,至今23年了,有效的推动了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带动了西部地区的脱贫攻坚战,缓解了东西部发展的不平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