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税制改革启示

纳税服务 2023-07-15 06:58 编辑:admin 113阅读

一、中国税制改革启示

从江南经济发展中获得的启示

1、必须重视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可持续发展重视生态文明建设

建立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协调发展关系,实现人类与自然界关系的全面、协调发展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必由之路。建立生态环保型社会是我们共同的责任。

2、必须重视吸引人才

知人善用、任人唯贤,是建功立业、安邦定国的根本。历史告诉我们,当国家重视人才,这个国家就会人才荟萃,国家制定的政策就会合乎民心和历史的发展,这个国家就会兴旺发达。

无论是政策法律,还是具体的施政执法都能利国利民,自然能够提高中国对各行各业人才的吸引力,改善不合时宜的用人制度,兴利除弊,正本清源。

3、必须重视发展生产力

物质资料的生产是人类社会赖以存在和发展的物质基础。解决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需要。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国社会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大力发展生产力可摆脱经济文化落后状态,缩小历史遗留下来的与发达国家的差距,充分显示社会主义的优越性。

二、2020中国税制改革

2020年全国财政收支情况,数据显示,2020年,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82895亿元,同比下降3.9%,好于预期。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增长2.8%,在坚决落实政府过紧日子要求的同时,疫情防控、脱贫攻坚、基层“三保”等重点领域支出得到有力保障。

2020年财政收支情况如下:

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支情况

(一)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情况。

2020年,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82895亿元,同比下降3.9%。其中,中央一般公共预算收入82771亿元,同比下降7.3%;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本级收入100124亿元,同比下降0.9%。全国税收收入154310亿元,同比下降2.3%;非税收入28585亿元,同比下降11.7%。

主要税收收入项目情况如下:

1.国内增值税56791亿元,同比下降8.9%。

2.国内消费税12028亿元,同比下降4.3%。

3.企业所得税36424亿元,同比下降2.4%。

4.个人所得税11568亿元,同比增长11.4%。

5.进口货物增值税、消费税14535亿元,同比下降8.1%。关税2564亿元,同比下降11.2%。

6.出口退税13629亿元,加上动用以前年度结转资金安排的920亿元,全年实际办理出口退税14549亿元。

7.城市维护建设税4608亿元,同比下降4.4%。

8.车辆购置税3531亿元,同比增长0.9%。

9.印花税3087亿元,同比增长25.4%。其中,证券交易印花税1774亿元,同比增长44.3%。

10.资源税1755亿元,同比下降3.7%。

11.土地和房地产相关税收中,契税7061亿元,同比增长13.7%;土地增值税6468亿元,同比增长0.1%;房产税2842亿元,同比下降4.9%;耕地占用税1258亿元,同比下降9.5%;城镇土地使用税2058亿元,同比下降6.2%。

12.环境保护税207亿元,同比下降6.4%。

13.车船税、船舶吨税、烟叶税等其他各项税收收入合计1153亿元,同比增长2.8%。

(二)一般公共预算支出情况。

2020年,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支出245588亿元,同比增长2.8%。其中,中央一般公共预算本级支出35096亿元,同比下降0.1%;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支出210492亿元,同比增长3.3%。

主要支出科目情况如下:

1.教育支出36337亿元,同比增长4.4%。

2.科学技术支出9009亿元,同比下降4.9%。

3.文化旅游体育与传媒支出4233亿元,同比增长3.6%。

4.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32581亿元,同比增长10.9%。

5.卫生健康支出19201亿元,同比增长15.2%。

6.节能环保支出6317亿元,同比下降14.1%。

7.城乡社区支出19917亿元,同比下降20%。

8.农林水支出23904亿元,同比增长4.4%。

9.交通运输支出12195亿元,同比增长3.2%。

10.债务付息支出9829亿元,同比增长16.4%。

三、浅谈中国税制改革

“十四五”时期将深化税收制度改革,加快健全地方税、直接税体系,以推动构建与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相适应的现代税收制度。

四、税制改革40年历程

中国古代赋税(役)制度的变迁

(一)奴隶社会“贡赋制度”

实施背景:奴隶主建立国家政权后,必须要有足够的经济力量确保国家机器的运转。

目的:巩固奴隶制国家政权。

内容:部落(夏、商)或受封的诸侯(周)向国王交纳一定的贡品(物)。

评价:巩固了奴隶制国家政权,但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导致了奴隶社会国家的分裂,年年战争不断。

(二)鲁国“初税亩”

实施背景:1.铁器的使用,使社会生产力显著提高。

2.私田的开垦越来越多。

3.私田主人控制私田的产品,不交纳给国君。

实施目的:增加政府的财政收入

内容:不论公田、私田,都要由国家按照田亩的实有数目收税。

评价:承认了私田主人对土地的所有权。其结果是加速了奴隶制的瓦解和封建制的形成。

(三)西汉赋税制度

实施背景:恢复社会秩序,巩固统治。

实施目的:增加封建政府的财政收入。

内容:编户农民向封建国家交田租,即土地税,交算赋和口赋,即人头税。

评价:将农民尽可能地固定在土地上,以确保封建国家社会秩序的稳定和政府财政收入的剧Do

(四)北魏新租调制

实施背景:1.民族大融合趋势的出现。

2.均田制的实行。

实施目的:保证封建砌有的财政收入。

内容:受田的农民,每年必须缴纳一定数量的租粟、调帛或麻。

评价:把农民牢牢地束缚在土地上。同时,加速了北方各族封建化的进程,促进了北方民族大融合。

(五)唐朝初期租庸调制

实施背景:1.唐太宗即位后,吸取隋朝灭亡的教训。2.均田制的实行。

实施目的:保证封建政府的财政收入。

内容:成年男子每年向官府交纳定量的谷物,叫作“租”;交纳定量的绢或布,叫作“调”;服徭役的期限内,不去服役的也可以纳绢或布代役,叫作“庸”。

评价:农民依旧被牢牢地束缚在土地上。但纳绢代役,保证了农民的生产时间,客观上有利于农业生产的发展。

(六)唐朝中期两税法

实施背景:1.随着封建经济的发展,土地买卖频繁,土地兼并严重。

2.均田制遭到破坏,租庸调制无法维持。

实施目的:解决财政上的困难。

内容:按土地和财产的多少,一年分夏季和秋季两次收税。

评价:两税法改变了过去以人丁为主的征税标准,是我国赋税制度的一大变革。它使农民对封建国家的人身依附关系有所减弱。在两税法开始实行的一段时间内,唐政府财政收入增多了一些,但唐朝的阶级矛盾从根本上并未解决。

(七)北宋方田均税法

实施背景:北宋中期,封建统治危机严重。

实施目的:使官僚和大地主不能隐瞒土地、逃避赋税,增加国家赋税收入。

内容:由政府核实土地,按土地的多少、好坏平均赋税。

评价:新法触犯了大地主、大官僚的利益,遭到他们强烈反对。1086年司马光出任宰相后被废除。

(八)明朝一条鞭法

实施背景:明朝中期,社会矛盾尖锐,豪民隐占田地,逃避赋税,给明政府带来严重的财政危机。

实施目的:解决财政上的困难,增加收入。

内容:把原来的田赋、徭役和杂税合并起来,折成银两,分摊到田亩上,按田亩多少收税。

评价:一条鞭法简化了赋役征收手续。它是我国赋税制度上的一次重大改革。实行徭役征银的办法,使农民对封建国家人身依附关系进一步松弛。对货币地租的产生和部分农作物的商品化也起了一定的促进作用,有利于商品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萌芽。

(九)清朝“地丁银”

实施背景:清朝建国之初,赋役制度混乱,赋役负担不均。

实施目的:稳定税收额数,解决财政上的困难。

内容:雍正帝时,清朝实行“摊丁入亩”,把丁税平均摊入田赋中,征收统一赋税。

评价:我国古代长期实行的人头税废除了,这有助于封建秩序和税收的稳定。封建国家对农民的人身控制松弛了。

五、税制改革理论

米德的收入分配理论出自征税理论,你的是主张累进所得税制的。不少的著作都提到了税负的这一种存在,大多数人的认识都是片面的,然而这对他们的生活而言也是最合适的,让他们的生活才不会那么累,他们才会把自己的精力全都注重在自己的事业和改进自己的生活质量上。

六、税制改革感想

保险业务员好做。保险业务员应该具有的素质:

1、要有吃苦耐劳的精神。 作为一名业务员,我认为只有吃别人不能吃的苦,才能赚别人不能赚的钱,每天走访2个客户和5个客户效果是截然不同的。

2、态度诚恳形象专业。靓丽英俊的外表与销售成功并没有必然的联系,而诚恳的态度,却能在客户心中树立起很好的形象。在营销员的眼中,所有的客户在需要建立保险保障这一点是相同的,而没有金钱、地位、权势上的区别。对待地位低下的人不藐视、不冷落;对待有钱、有权、有势的人,不低三下四,降低自己的身份,对任何人都应该平等而热情,诚恳而坦率。说话时的口气不必咄咄逼人,但态度一定要诚恳而坚决。

3、知识广博专业精深。保险业对从业人员的素质要求越来越高,不见得学历高就一定能够成功。一个优秀的营销员应储备专业的保险知识,以及由保险衍生出来的金融、法律、财税、医学等多方面的知识。除此之外,寿险业务员还要不断地学习顾客心理学、行为科学、社会学、人际关系等多学科内容,并在实践中不断地感悟和总结。

七、2021税收征管改革之我见

1、切实减轻过重作业负担

教育部根据中央部署,已就加强作业管理工作提出明确要求,各地各校务必高度重视,从把握功能、严控总量、提高质量、强化管理等方面抓好落实,坚决把过重作业负担压减下来。

要强化学校作业管理主体责任,落实校长负责制。教育行政部门要对义务教育学校逐一检查,重点检查是否制订了完善的作业管理办法,是否建立了作业总量调控和质量定期评价制度,是否做到了绝大多数学生能够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作业,是否建立了对学习有困难学生的辅导帮扶制度等。

教育部已将上述要求列入了教育督导重要内容和“双减”重点工作监测台账,并通过国家中小学网络云平台公开进行问卷调查,调查结果作为评判各地各校作业管理工作成效的重要参考依据。

2、可统筹安排教师实行“弹性上下班”

今年6月,教育部发出了进一步做好课后服务工作的通知,暑假期间各地对课后服务做了精心准备,新学期要实现校校开展全覆盖、保障时间“5+2”、丰富内容上水平、吸引学生广参与。

要关心爱护教师,可统筹安排教师实行“弹性上下班”,对参加课后服务的教师给予相应补助。课后服务可以聘任退休教师、具备资质的社会专业人员或志愿者参与,并充分利用好少年宫、青少年活动中心等社会资源。

各地各校要把学生参加课后服务的情况纳入义务教育学校质量评价体系。教育部已建立了课后服务直报系统,将定期通报各地工作进展情况。

3、小学一二年级不进行纸笔考试

为切实降低学生考试压力,教育部印发了《关于加强义务教育学校考试管理的通知》,提出了准确把握考试功能、大幅压减考试次数、规范考试命题管理、合理运用考试结果、完善学习过程评价、加强学业质量监测、健全管理监督机制等要求。义务教育阶段的考试主要发挥诊断学情教情、改进加强教学、评价教学质量等方面功能,除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外,其他考试不具有甄别选拔功能。

《通知》明确小学一二年级不进行纸笔考试,其他年级由学校每学期组织一次期末考试;初中年级从不同学科实际出发,可适当安排一次期中考试。要合理控制考试难度,严禁超课标超教学进度命题。要合理运用考试结果,学校期中期末考试实行等级评价。要统筹处理好考试、作业、日常评价、质量监测等方面的关系,注重学生的综合素质、学习习惯与学习表现、学习能力与创新精神等方面的综合评价。各地各校要认真按《通知》要求贯彻执行。

4、全面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课堂是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主阵地,学校要把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作为核心任务。教育部门要指导学校健全教学管理规程,科学制订教学计划,确保开足开齐开好国家规定课程,鼓励支持教师优化教学方式,切实提高学生课堂学习效率。

各地各校要认真落实教育部《关于大力推进幼儿园与小学科学衔接的指导意见》,全面落实入学准备和入学适应指导要点,幼儿园要帮助做好入学准备,小学一年级要严格按照课程标准“零起点”教学,积极探索实施入学适应期过渡性活动课程。

各地各校要深入实施新课程新教材,积极引导师生用好国家中小学网络云平台和中国教育电视台“空中课堂”提供的精品课程资源,广泛开展教师教学基本功和教学展示交流活动,精心做好教育部部署的“基础教育精品课”遴选推荐工作,激励广大教师深入研究课程教材,勇于投身教学改革,融合信息技术,创新教学方式,准确把握学情,注重因材施教,不断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5、不得以任何名义设置重点班

落实学校承担的“双减”工作任务,必须强化教育教学管理,严格落实教育教学工作纪律。

新学期开学后,义务教育学校要严格执行均衡编班的法律规定,不得以任何名义设置重点班,切实做到均衡配置师资。

严格执行教学计划,不得随意增减课时、改变难度、调整进度,不得利用课后服务时间讲新课。

严格执行作业管理规定,严禁给家长布置或变相布置作业,严禁要求家长检查、批改作业,杜绝重复性、惩罚性作业,不得要求学生自批自改作业。

严格执行考试管理规定,不得违规组织考试,考试结果不排名、不公布并以适当方式告知家长和学生,不得按考试结果给学生调整分班、排座位、“贴标签”。

各地教育部门要强化对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指导和检查,并畅通社会反映意见渠道,自觉接受监督;对发现的违规行为要立行立改、坚决予以严肃查处。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