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时期的田税改革,最早在什么时进行

175 2023-11-29 10:46

一、春秋时期的田税改革,最早在什么时进行

春秋时期的田税改革,首先在齐国进行。公元前685年齐桓公即位,任用管仲改革内政。其中,属于田制、田赋方面的改革是实行相地衰征。即根据土地好坏或远近分成若干等级,按等级征收田赋(土地税)。由于税负大体均等,从而调动了生产积极性,也有利于缓和阶级矛盾。

选2齐国

二、我国最早的农业税是[初税亩]还是[相地而衰征]

初税亩

初税亩,春秋时期,鲁国在宣公十五年(公元前594年)实行的按亩征税的田赋制度。它是承认私有土地合法化的开始。

春秋时期,由于牛耕和铁农具的普及和应用,农业生产力提高,大量的荒地被开垦后,隐瞒在私人手中,成为私有财产;同时贵族之间通过转让、互相劫夺、赏赐等途径转化的私有土地也急剧增加。实行“初税亩”田赋制度之前,鲁国实行按井田征收田赋的制度,私田不向国家纳税,因此国家财政收入占全部农业产量的比重不断下降。鲁国实行初税亩,即履亩而税,按田亩征税,不分公田、私田,凡占有土地者均按土地面积纳税,税率为产量的10%。初税亩的实行增加了财政收入,适应和促进了新生的封建土地占有关系。

“相地而衰征”是视土地优劣征税。是春秋时期齐国所实行的一项新的土地租税制度,是管仲经济改革中的最主要内容,它实质上是以实物地租取代劳役地租,是对农业生产关系上的一次重大调整,从而加速了封建制度的形成和发展。

三、土地使用税 2007年

2006年12月30日,国务院以483号令发布了《关于修订<中华人民共和国城镇土地使用税暂行条例>的决定》。没有你说的修改内容。

征收依据:1、县以上人民政府核发的土地使用证书上确认的面积

2、无证书,按土地登记簿上登记面积确认

3、登记簿上也没有,由主管税务机关核实确定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相关评论
我要评论
点击我更换图片